来源:西丰县发改局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07日
金星满族乡“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期间,将是金星乡全面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美丽金星的关键时期,是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制订好十三个五年规划,对于发展生态经济、建设旅游强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科学发展,立足地方实际、凝聚群众意愿,明确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和总体部署,是指导金星乡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十二五”回顾
(一)十二五期间主要成绩
“十二五”期间,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使全乡的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
1、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良好。2014年全乡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39万元,其中国税50万元,地税388万元,财政收入501万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6万元;各项工业经济指标中,规模企业销售收入完成1.1亿元,规模企业增加值完成3950万元,工业用电量已完成85万千瓦时,乡镇实际入库税金已完成310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9300元。
2、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依托本乡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了以柞蚕、鹿业、中草药、苗木、榛子园、养殖业等产业项目。目前,全乡柞蚕场发展到500把,面积55,035亩,分布在7个行政村,16个自然屯,柞蚕放养量居全县之首。2014年大茧产量650吨,产值2600万元,全乡从事收购、运输和初加工的从业人员达到1500人以上,每年经销、加工大茧3000吨,产值1.2亿元,利润2000万元。鹿业发展现有规模鹿场2个,饲养户31户,饲养量2130只,存栏量1100只,新建连城鹿业养殖合作社1个,确保鹿业的稳定发展。中草药发展2000亩,主要是林下参,分布在艺林村,集中连片面积50亩以上4个。发展榛子园面积2350亩,集中连片面积50亩以上4个。主要分布在榆泉村、联合村、艺林村等村。苗木产业异军突起,苗木栽植面积2100亩,其中5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5处,主要有连翘、刺梅、红瑞木、丁桃、水腊、樟子松、云杉等品种,公路沿线金星村、艺林村、永安村等可见到部分苗木栽植情况。以志成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代表苗木产业组织,现已发展成金星乡云竹林场,现有办公及厂房面积5800平方米,有林面积16000余亩,苗圃面积2000余亩,入社社员216户,对苗木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畜牧业发展多样化,目前全乡牛饲养量1.58万头,出栏量0.84万头;猪饲养量6.9万头,出栏量3.78万头;家禽饲养量180万只,出栏96万只,肉鸡饲养量105万只,出栏79万只,肉鸡养殖12场,其中,省级标准的养殖场3个,有青山村恒泰肉牛养殖场,艺林村洪涛养猪场,信乡村俊杰养猪场。
3、民营经济呈现发展活力。全乡共有民营企业9家,个体工商户315家,2014年民营经济总产值达到6500万元,实现税收280万元。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重点项目有辉山乳业有限公司牛场建设项目、铁岭恒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西丰鑫盛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项目、铁岭中腾茧丝制品有限公司项目、铁岭春腾硅粉加工厂项目等。其中辉山乳业牛场及饲料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工程位于青山村,占地307亩,主体楼3层,1500平方米,库房1000平方米,牛舍19栋,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牛场围墙1600延长米,奶牛存栏量4000头,牛场征用饲料地5772亩。二期工程位于金星村,现已征地365.26亩,涉及农户132户,到位资金415万元,土地指示审批成功后,即将动工建设。同时2014年我乡又引进商贸公司26家,全年完成税收400万元。
4、项目建设惠及民生。在建设民生工程上,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上级各类项目投资,其中大型的有投资100万元的宝兴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及宝兴村一事一议巷道建设工程,投资120万元的同兴降岭工程,投资120万元的宝兴村降岭工程,投资358万元的金星乡节水增粮建设项目,投资521万元的金星乡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为金星的发展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5、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我乡始终坚持“生态兴乡”的战略发展思路不变,以退耕还林、三荒造林、封山禁牧为重点,全面开展生态环境建设。2013年以来,开展的“两退一围”工作共计完成植树造林10400亩,清理乱占林地5600亩,退耕还林4500亩,围栏封育1000亩,公路绿化15公里,河道压柳31公里,新建绿色通道宝兴村至青山村3公里。坚持实施“长期封育,全年禁牧”的方针不变,牛、羊一律实行舍饲圈养,全面封山禁牧。加大蚕场建设管理力度,全部实现中刈放拐,及时审批,蚕场补植5万株。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绿化工作,进行栽树种花,达到香化、绿化、美化要求。全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
6、旅游业有序发展。在旅游业开发上,我乡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绿色、活力、富庶、幸福”新西丰的号召,依托宝兴水库的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产业开发建设。现宝兴水库已列入沈阳建筑大学对西丰的城乡建设规划里,目前规划已制定完毕,我们将按照这个旅游设计,结合实际,逐步规划,有序发展,充分挖掘宝兴水库生态旅游资源,积极做好乡村游、生态游、文化游有机结合的特色文章。配合规划的实施,我乡2014年率先在宝兴村开展了美丽乡村工程,其中美化工程中,边沟修建1600延长米,农户院墙1600延长米,新建文化广场1200平方米;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16盏;净化工程中新建垃圾池4个;绿化工程栽植风景树2000株,总投资120万元。积极打造旅游精品路线。
7、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房屋建设上,两年来共计投入资金275万元,翻建房屋5080平方米;其中D级翻建房屋56户,C级维修121户。交通改善上投入资金520万元,完成玉碧线玉柱至阜丰段铺设黑色路面3.18公里,新修艺林水泥路面6公里、新修信乡水泥路面4.5公里。商品市场开发上,投入资金360万元,新建商品住宅楼1800平方米。基础设施完成上,投资15万元,铺设硬铺盖2000平方米;投资50万元,修建垃圾收集池9个;投资50万元安装村屯路灯,全乡8个村基本完成亮化工程;投资20万元,配备垃圾清运车1台,环卫工2人;投资20万元,新建永安村、金星村、宝村兴石砌边沟3500米;投资30万元,改造同兴、信乡、永安三个村自来水工程,铺设管道8000米;投资30万元,栽植路树2000株;投资80万元,新建乡便民服务大厅400平方米,于2013年正常投入运转。
8、弘扬传统孝道文化精神。全乡现有9个农家书屋,4个文化广场,为改造和提升群众的社会价值观,今年我乡深入开展传承和弘扬孝道文化活动。乡党委结合实际制定了《金星满族乡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践行孝道“十个一”活动实施方案》,对全乡孝道文化工作进行全面布署与安排。为加强宣传效果,营造孝道文化氛围,在乡村明显位置张贴孝道宣传图64幅,利用便民服务大厅电子屏滚动播放孝道文化内容,向干部群众发放弟子规1200余册。2015年,我乡将全力打造宝兴村、金星村为金星乡的孝道文化示范村,投入5万元资金,在两个村公路沿线街道喷绘孝道文化宣传墙3000平方米。投入资金20000元,将青山村文化广场和永安村文化广场建设成孝道文化广场。同时在全乡开展孝道典型评选活动,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不断丰富孝道文化思想宣传氛围,深化孝道内涵,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得到大力弘扬。
(二)“十二五”末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1、经济总量小,产业发展规模小。二、三产业没有形成气候,抗击市场风险能力低。
2、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交通依然落后、水利设施老化、乡村面貌依然落后、集镇功能不全、规模小。
3、劳动力素质亟待提高。
4、生态环境建设亟待加强。
“十二五”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我们在“十三五”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只有予以正视克服,抢抓机遇,加快建设,才能实现“十三五”的发展目标,完成发展任务。
二、今后五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期间,金星乡的指导思想是,以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资源和项目为发展依托,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建设生态旅游强乡”为发展目标,大力实施“四大战略”,坚持深化改革和解放思想,紧抓机遇,真抓实干,不断加大美好乡村建设,努力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生态产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基本消除贫困,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围绕建设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建设生态旅游强乡的发展目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公路交通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做大做强以宝兴水库为龙头牵动的旅游业;发展优势农、林产业,利用广阔山场资源,加大生态产业建设;结合地方资源和产业发展,致力工业发展。力争到“十三五”末,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0元,财政收入达到2000万元,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文化传承更加优良,人民素质有较大提高,乡风文明有效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居住、教育、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条件均有较大改善,农村面貌明显改观,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 主要任务
1、以招商引资为主导,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工业强则经济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活跃农村经济、培植税源、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实现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乡”的发展战略。
一是全方位招商引资,实现项目建设新突破。继续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全方位、多渠道招商引资,全力实现项目建设新突破。力争一年一个大项目,引进和建成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域外企业,扶持一批科技型、就业型、农产品加工型民营龙头企业,使民营业经济实现质的飞跃,确保在新上项目数量、质量、建设速度和投资总量上,再上一个台阶。
二是挖掘人力资源潜力,突出抓好资源招商。一方面广泛动员乡村干部全体力量,挖掘人力资源,收集多方信息,并实行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优厚的引荐者奖励政策,从严的招商处罚政策,形成全员招商引资、全力开发项目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依托本地特产资源优势,打开招商引资的突破口,继续搞好我乡在矿产上、特色产品上等资源的普查勘测和包装推介工作,不断加强软环境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招商引资工作抓稳抓实。
2、以优势产业为基础,全力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农业发展我们要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掌握市场需求,深入挖掘本地优势产业潜力,克服盲目性,做好农业发展的文章。
一是积极发挥农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抓好优势产业的规模扩大、产业提升。扶持与优化各项专业合作社,通过鑫兴蚕业合作社、志成林木专业合作社、连城养鹿合作社、天丰养鸡合社、连兴养牛专业合作社的带动,计划补植优化蚕场面积10000亩,新造蚕场5000亩;鹿饲养量 6000 头,新建黄牛饲养小区5处,饲养量25000头,肉食鸡小区6处,饲养量200万只,榛子园开发5000亩,苗木种植7000亩,中草药种植 7000亩,争取用5左右年时间,着力做大柞蚕、鹿业、中草药、苗木、黄牛5个产业生产基地。
二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为农产品销售打开市场。重视培育与引进一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其规模扩建与技术改造,进一步拓展我乡农产品销售市场的需求量,确保农产品可销售,尽快实现效益,从而在特色产业开发上,逐步形成“抓二促一”的良好链条格局,促进农业生产建立科学的产业体系。
三是要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改善生产条件,实现科学种田,使其向稳产高产方向发展。注重增强品牌意识,着力提高我乡特色农、畜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使传统农业向绿色生态方向转变。
3、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大力实施“劳务活乡”战略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劳务输出群体庞大,劳务增收已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重要途径。为做大做强劳务产业,我们大力实施“劳务活乡”发展战略。一是广泛收集、宣传用工信息。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组织优势,及时掌握、广泛收集县内、外单位的用工信息,积极搭建信息宣传平台,实现就业信息及时、全面地覆盖农村富余劳力,以加快富余劳动力的及时转移。二是建立富余劳动力资源信息库。依托劳力保障部门、妇联等部门,对各村中的再就业人员的个人情况、技能水平、专业特长、就业意向、联系方式等信息进行登记,在乡级建立再就业人员信息库,方便再就业人员与招工单位的对接,加强彼此联系,加快富余劳动力的及时流通。三是加强劳动技能培训,以提高就业机会。充分发挥政府劳动就业部门培训机构的资源优势,对有就业需求的人员,按照他们各自的就业意向,向富余劳力提供培训信息,学习信息,进行“分类式”培训。每年力争向外输劳动力3000人,通过做大劳务产业,确保农民增收,活跃乡域经济。
4、以“绿色农村”为目标,坚持实施“生态兴乡”战略
继续贯彻“生态兴乡”的发展战略,以促进旅游,消灭荒山,提高林地收入为主旨,大力发展生态林业。一是加强林业基地建设,通过山场承包、流转等形式,加大林业示范基地建设,构建生态林、经济林示范区域,扶贫造林大户15户,创建新的生态文明。二是发展林下种、养业,开展“森林人家”建设,计划发展林下养殖户300户、林下种植200户。三是大力加强对寇河流域、西丰水源地等重点区域环境建设,通过落实项目,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全力改善乡域内生态环境。四是大力加强荒山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蚕场补植、封山禁牧、护林防火工作,通过封山育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大公益林建设,实施新造林计划,力争基本消灭境内荒山,恢复森林植被状态。五要完成全乡23个屯生态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全覆盖工作,建设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环境。
5、以山村资源为依托,发展生态旅游业
一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建设一些优美的观赏景观,完善餐饮、娱乐、运动、住宿等设施,餐饮设施要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创建一些特色菜品,要形成美食。二是围绕宝兴水库资源,开展旅游景区建设,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冬季垂钓池塘1处,完成扩建旅游景点道路3,000延长米,打造乡村农业旅游景观1个,种植红松、樟子松40万余株,育林面积达3,500亩,修建体育活动场1处,扩建景区主体楼,开发农家庄园20户,以形成旅游产业规模,三是围绕特色产业,建立一些景观园、采摘园、栽植园等,以增强旅游活动项目。四是完善通往水库的交通,道路要宽敞、整洁、美观,公路两边要有景观树与鲜花。通往水库的公路所在村屯要做好美化、亮化、净化、绿化工作,打造旅游的精品路线。五是以满族为特色,依托宝兴水库旅游资源,投资465万元打造宝兴风情满族村。挖掘与创建一些满族特色、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以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品味,扎实推进我乡文化旅游开发步伐。六是以旅游开发带旺、带热饮食、商贸、运输等第三产业,促进我乡经济大发展。
6、以城镇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快提高城镇化水平
加强城镇发展规划,大力建设省级示范小城镇,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吸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提高城镇规模和承载人口、发展经济的能力,提高其辐射能力。按照“北工、南农、中间商”的布局,在乡北建设工业园区,在乡南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在城镇主街两侧重点发展商饮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到2020年,城镇区面积达到4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100%。市场建设。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兴流通方式,建设3个市场,促进流通;建设农业、畜牧等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中介服务组织2 个,农村各类经济人达到3000人。同时完成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道路新建和改造步伐,增加人均道路铺装面积。加强水暖电、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加大城镇绿化、美化、亮化力度,创造优美的城镇环境。用五年时五年间,完成小城镇上下水改造、停车场、城中花园广场等项目建设,保障供水、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齐全,拥有四通八达、道路宽阔平坦的交通网络,不断提升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功能。
7、推进宜居乡村建设
积极整合资金和项目,按照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以集镇区,县道、旅游区周边,中心村庄等为重点,组织开展美好乡村建设,提高群众素质、促进乡风文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完善集镇功能,按亮化、绿化、净化的要求,进一步发展金星乡小城镇建设。
8、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水利建设
争取实施金星寇河综合治理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彻底改变寇河流域面貌。争取实施旅游景区沿线水土保持项目。争取实施宝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继续改造塘、堰、渠,保证农业灌溉,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争取实施农饮工程,实现全乡人民饮水安全。
(2)交通建设
争取立项建设青田线5公里道路建设工程,青南线6公里道路建设工程,宝新线12公里道路建设,金星村中心村5公里巷道建设工程。实施中心村庄公路、乡镇通连公路、村通连公路建设,改变落后交通面貌。
(3)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完成村级活动场所、村文化活动室、农民书屋建设。
9、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线,推动精神文明保持健康发展方向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深入弘扬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一是加强文化设施投入,建成集图书馆、阅览室、文化活动室、书画展室的乡文化活动中心。各村建标准文化活动室9个,面积要在20平方米以上,活动室分图书室、阅览室、游艺室,每个文化活动室藏书将不少于2000册,设立文化中心户23户,发挥带动、沟通交流作用。二是丰富文化活动的开展。在各村开设传统文化讲堂,宣扬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思想。全9个村都要有文化活动广场,积极推动民间文艺团体、文化活动的开展,努力创造适合农村的文化模式,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精神。三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群众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全乡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