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西丰县发改局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09日

西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2020年12月

 

编 辑 委 员 会

    任:康冠华   

副 主 任:孟令森

编委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作铭  王英庆  王照峰      白永志 玄增福  刘孝良  刘海军  刘继东  孙家彦    晗 吴秀彪      张志宏  邵英锋  明建枢  罗鸿林  郑贵秋  宗国政  赵元斌  赵永菊      高延军  郭富新      18个乡(镇)主要领导

    编:李延罡

编辑顾问:郁红军

    辑:(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宝民  刘铁民  李向平      杨颖红

尚世明  周雪峰  谭庆伟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十三五”时期,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要求,特别是“9·28”重要讲话精神,实现了对标对表无偏差、落地生根结硕果,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生命健康、全面小康、人民安康牢牢镌刻在西丰发展史上。同心同向同力、实干苦干巧干的良好政治氛围和干部作风,力促新发展理念、“两山论”根植人心,守护了绿水青山,推动了绿色发展,壮大了生命健康产业,经济行稳致远,谱写了理念领航、健康远航的精彩华章。蕴含系列制度创新的“1+3+4”脱贫模式,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有力激发了西丰智慧、检验了西丰担当、砥砺了西丰品格、凝聚了西丰力量,锻造出“创新实干、朴实为民、诚实守信、合力攻坚”的西丰脱贫攻坚精神。西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建强,为高质量发展、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振兴之路,征途如虹。“十四五”时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极为关键的五年,必须有科学的发展路线图。西丰“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从谋划调研、起草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到人代会审议通过,历时一年有余。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实现全面振兴极为关键的五年。围绕省市要求和西丰实际制定重大发展战略举措。制定好“十四五”规划建议,描绘好西丰“十四五”发展蓝图,确立好2035远景目标,事关全面振兴大局,事关未来发展,事关民生福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2020年以来,县3委、县政府领导同志牵头,深入部门、乡镇、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在认真梳理总结“十三五”时期经验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西丰发展实际和省市“十四五”规划总体方向,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定位、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举措。并聘请了由10位省级专家组成的课题组,帮助我们做规划论证,最终高水平、高质量完成了西丰“十四五”规划。在此,向所有为规划编制付出辛勤劳动的各界人士致以从高敬意。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面对经济下行大环境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西丰振兴发展将进入困难与希望并存、挑战和机遇同在的新阶段,我们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远近结合、一脉相承的原则,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带动经济总量跨越式提升;以生命健康产业为重心,提升发展核心竞争力;以新型城镇化为支撑,拓展发展战略空间;

 

第一章 发展条件与发展环境 1

第一节 回顾与总结 1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 12

第二章 “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 14

第一节 指导思想 14

第二节 发展原则 15

第三节 发展目标 16

第三章 打造“一核、三区、十模式”发展新格局 23

第一节 空间布局 23

第二节 发展体系 25

第四章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营商环境 28

第一节 打造高效政务环境 28

第二节 加强诚信西丰建设 29

第三节 优化企业融资环境 30

第四节 扶持民企健康发展 31

第五节 完善营商评价机制 31

第六节 抓好党建促进营商 32

第五章 打造特色产业 促进高质量发展 33

第一节 推进生命健康产业做大做强 33

第二节 大力发展绿色特色现代农业 39

第三节 规范发展现代服务业新业态 49

第六章 强化招商引资 促进内外“双循环” 55

第一节 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 55

第二节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对外开放 57

第三节 发展特色品牌促进“双循环” 59

第七章 注重制度创新 建设治理体系 63

第一节 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63

第二节 提高现代城市治理水平 65

第三节 扎实推进人才强县政策 67

第四节 加强法治建设促进和谐 68

第八章 推进新型城镇化 促进城乡深度融合 71

第一节 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体系 71

第二节 稳步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 73

第三节 适度合理健康发展房地产 74

第九章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建设生态西丰 76

第一节 巩固生态系统环境质量 76

第二节 继续推进绿色生产方式 79

第三节 推动生态旅游快速发展 81

第十章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 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87

第一节 构建现代交通网络体系 87

第二节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88

第三节 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89

第四节 加强“数字西丰”建设 90

第十一章 深入开展民生工程 促进民安民惠民富 94

第一节 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 94

第二节 完善城乡创业就业政策 95

第三节 继续完善社保服务体系 95

第四节 全面提高城乡教育质量 96

第五节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97

第六节 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99

第十二章 强化保障机制 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102

第一节 完善规划制度责任保落实 102

第二节 加强政策项目配套保执行 102

第三节 开展规划监督评价保成效 103

名词注释 104

政策参考 109

西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规划纲要

西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纲要依据 《中共西丰县委关于制定西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和政府具体部署,推进西丰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振兴步伐的总体规划,是未来五年西丰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引领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条件与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西丰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强县富民升位为目标,深入实施“生态立县、生态兴县、生态强县”战略,紧紧围绕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坚持打造“生态郡、养生谷、健康城”的发展思路,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社会民生不断改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一个具有活力和魅力的绿色生态县日益崛起。

第一节 回顾与总结

“十三五”时期,西丰县受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内外因素形成有效互动,发展空间强力拓展,发展动力日益增强。

1.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夯实

----县域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县经济“筑底企稳、趋实向好”的总体趋势持续夯实。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3.3亿元,同比增长4.7%,五年间累计完成242.7亿元。三次产业比为46:12:4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1亿元,同比增长7%,五年间累计完成14.2亿元,年均增长6.2%。五年间共化解政府性债务4.81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成效显现。“十三五”期间,持续实施“项目年”活动,抓招商上项目取得新突破。“十三五”期间,全县累计引进招商项目118个,投资额超亿元以上项目47个,实际到位资金34.5亿元。开复工项目累计达到148个。到202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6亿元,五年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城乡消费水平快速提高。消费环境和平台日益完善,居民生活及消费观念不断改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新网”工程、家电下乡工程等政策持续深入,惠及广大农村,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市场、平岗辽北蔬菜批发市场、更刻食用菌市场等平台有序畅通,住宿餐饮等传统消费业态做精做细,教育、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消费需求不断升温,电子商务、网络消费等新的消费方式迅速兴起,拉动消费作用明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到202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66亿元,同比增长11.2%,五年间累计完成156.3亿元,年均增长4.6%。

----特色产品出口优势彰显。依托鹿产品进出口加工贸易保税试点以及国家级鹿产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的优势扩大鹿产品出口,抓住鹿产品市场上扬的有利时机,出台奖励办法,落实信贷政策,推动鹿产业突破发展,“中国鹿乡”的资源招牌及“买世界、卖世界”的鹿产业品牌的集聚力、影响力已经叫响,西丰世界鹿产品集散中心地位强势突出。“十三五”期间,累计实现出口创汇5.73亿元,年均增长14.5%;新增自营出口企业23家;劳务输出实现1227人,年均增长1.7%;进口实现4.62亿元,年均增长13.8%。

2.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更加深入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坚持举生态旗、走特色路、打绿色牌,放大资源优势,做足特色文章,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三大功能区”深入实施,“特色产业带”已具规模,设施农业蓬勃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天德水果、德兴油桃、平岗蔬菜、振兴食用菌、郜家店灵芝、房木稻米、凉泉中草药材等特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耕地面积有效保护,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410万亩,粮食年均产量保持在35万吨。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肉、禽、蛋、奶产量均大幅增长。做大做强优势明显的黄牛产业、态势良好的果树产业,五年间累计增加肉牛1.2万头,果树面积达到3.2万亩。做精做优强县富民的柞蚕产业、绿色生态的食用菌产业,五年间累计恢复补植蚕场3.7万亩,新发展食用菌2790万袋。大力发展前景看好的绿色稻米产业、潜力巨大的红松产业,到2020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7万亩,新植、改培红松2568.64公顷。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建设中草药材种植基地。借助山东寿光平台,提升现有设施农业标准,五年间新增设施农业74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1.7万亩。开展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绿色农产品标识达到2个。打造寒地黑土、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扩大“凉泉稻米”“冰砬山香菇”品牌知名度。做好“林下、平地、庭院”三篇文章,用好“村社合一”模式,将产业扶贫资金逐渐转化为产业振兴资金,壮大村集体经济。着力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1家,带动全县农户2.2万户,农民人均在农业产业化链条中获得收入6000元。打造了礼泉村、石湖村、天来村等一批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美丽乡村。

----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以生命健康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结构已经形成,发展思路日渐清晰,标志性、支柱型项目相继投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政策争取实现突破。生命健康产业在辽宁省省级发展战略、突破辽西北重点扶持产业中的地位逐步增强。“十三五”期间,实施“筑巢引凤”工程,生命健康产业等园区建设成效显著,承载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到2020年,入驻园区企业55家,贵州茅台、东阿阿胶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成功落户生命健康产业园区。五年间,通过实施工业“五项工程”、“一企一策”、“项目管家”、兜底服务、“三上门”服务、开展“促保贷”以及加强企业经济协作,鼓励企业组团发展等实施机制,辽宁众源、中敖清真、昊军食品、辽宁鹿源、圆上圆等龙头企业扩产升级、做大做强,拉动效应日趋增强,支撑起工业发展的骨架。企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五年间,累计开发新产品136个,新增“专精特新”产品6个,宝丰食用菌获批国家级“星创天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12%,全县有效发明专利共31项。到2020年,规模企业达到15户,“小巨人”企业1户,产值超5000万元的企业7户。五年间,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实现54亿元,增加值实现13.4亿元。

----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开展。交通运输、批零贸易、仓储邮政、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与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人居地产、金融保险、休闲旅游、家政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交相发展,新兴业态开始兴起,服务业网络与平台日趋完善,不断升级。全省非现金结算试点全面铺开。省级食品安全放心县创建工作扎实开展,17家“快检室”全面运营。城区农贸市场提标升级,振兴食用菌专业市场投入使用。圆上圆等8家零售企业纳入“天猫优品”合作范畴。到“十三五”期末,全县城乡商贸服务业批零企业达到5723家。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大应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方式发展趋势良好,创新电商交易模式,实现供应链金融服务,培育联创科技等新兴互联网服务平台,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覆盖率达到45%,逐步构建起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大框架。五年间,新建冷链物流项目1个,鑫祥和物流园辐射及带动力不断增强,申通、圆通、顺丰等13家快递公司在西丰实现乡镇全覆盖,商贸流通企业达到8157家。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商贸流通集聚区入驻商户355户,为全国最大的鹿产品经营集散地和东北地区最大的中药材、柞蚕产品等土特产品贸易平台。文旅产业持续发展,全域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借助快手、拼多多等平台,引领发展数字经济、网红经济。职工文化传媒联盟开业运营,直播基地被认定为全省第一批电商直播示范基地。到2020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2.6亿元,同比增长2.6%,五年间累计完成104.2亿元,年均增长3.5%。

----生态品牌效应不断凸显。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践行“两山论”,生态条件和资源环境大幅改善,打造“生态郡”迈出坚实步伐。持续推进青山工程,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村屯绿化、闭坑矿生态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57.81%。有效实施碧水工程,全面压实“河长制”部门联动责任,实施河道封育、河道插柳工程。集中式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深入开展蓝天工程,垃圾处理厂、热源厂、天然气站及汽车加气站相继投入运营,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和秸秆禁烧等专项整治行动,大力实施“五化”措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拆改,城区大气环境达到国家二级标准330天,城区医疗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加大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持续下降。

----重大改革及政策落实落地。党政机构及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由361家整合为23家,精简比例94%。“放管服”改革纵深发展。商事制度和“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稳步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网建设和“办事难”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土地确权颁证率100%。医疗体制改革成效初显,基本医疗耗材、中药饮片等纳入统一采购范围,县第一医院、中医院药品网采率达到98%。稳步推进农村信用联社改制,清收不良贷款4.69亿元。此外,国有林场、营改增、公立医院及国家基层医改等重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美收官

----脱贫攻坚成果显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立足西丰实际,创新确立了“1+3+4”脱贫模式,搭建了“脱贫路上党旗飘”微信平台、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脱贫卡诚信卡健康卡“三卡工程”“三带一富”等系列载体,探索了一批可放大、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扶贫方式,形成了西丰脱贫攻坚工作模式。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53亿元,实施了295个产业扶贫项目,实现大项目乡镇全覆盖、小项目行政村全覆盖。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74226户、21.2万农村常住人口录入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对边缘贫困户动态监测,经验做法被全市推广。省市脱贫攻坚现场会在西丰召开,“防贫保”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西丰代表铁岭向全省作了三次典型汇报,扶贫产品走进辽台“点赞我家乡”,脱贫经验被省委主办的《辽宁工作》刊发。2020年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全省第一,有力检验脱贫成效。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编制防洪排涝、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及9项修建性详细规划,完成城区和工业园区地下管网普查,实现乡(镇)总体规划全覆盖。综合运用群众相互监督、货币异地化安置及“新区域、新政策、新队伍”措施,实现群众自主自愿拆迁。五年间,完成城区棚户区改造4处,户数673户,建成标准化小区7个,建筑面积25.43万平方米;建设水洗公厕2座,25栋弃管楼纳入物业管理;投资8000万元,实施100万平方米“暖房子”工程,供暖质量全面提升,老旧楼房粉饰一新;完成主要街路整修与人行步道改造,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建设工程,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环境卫生极大改观,城区环境评比始终位于全市前列。农村人口城镇化开始起步,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实现25.4%。

----交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区域交通、城乡交通、旅游交通协调发展。成功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取缔非法营运车辆1600余台,规范出租车运营市场,城区交通秩序明显好转;铁路客运顺利通车,实现了几代西丰人的夙愿;公路建设和管护水平全省领先,“十三五”期间,实施饶盖线、平桓线、东张线、西二线等重点工程,维修改造县级以上公路157公里,农村公路329公里;新建桥梁168座、带状景点11处,全县“断头路”“出口路”“大环路”基本打通。到2020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1394.11公里,比2015年增加37.62公里,优良的交通网络承载西丰向新阶段跨越。

----教育水平持续提高。教育投入大幅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十三五”期间教育支出14.76亿元,年均增长3%。办学条件大幅改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国家验收,48所学校“全面薄改”,27所民办幼儿园列为普惠性幼儿园,学前教育普惠率达80%。新建中小学教学楼、幼儿园、食堂、塑胶操场等16处,改扩建项目130个,新建多媒体教室629个,配置电脑2300台,校园网络建设开通率达100%,信息化程度大幅提高。素质教育基地培训力度不断加大,职教中心就业推动作用更加明显。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教师数量质量不断提升。

----居民健康有效保障。公共卫生不断完善,成功通过国家级卫生县城验收。爱国卫生运动扎实开展,基本医疗四大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全面实施“两孩”生育政策,建成妇幼保健院、中医院门诊楼。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建立“医联体”2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92%。18家乡镇卫生院提标改造,实现174个行政村196家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98个,慢性病签约随访及大病、重病总救治率均达到98%以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达到“六统一”,城乡居民参保人数和报销标准逐年提升,每年约有90.95万人次获得补偿,补偿金额1.53亿元,惠及了全县居民。人口素质不断提升,保持均衡发展,人口年均自增率6.1‰。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和新农合医疗、新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4.6万人,参保率达到98%。实现城镇实名制就业746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9%以内。城镇低保标准提高到636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434元/人/月,受惠人数大幅提高;医疗救助金额提高到10000元/人/年,大病最高可达20000元/人/年。社会福利服务设施不断改善,救助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到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50元,年均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345元,年均增长6%。

----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经济社会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更加健全,严格执行常委会议事规则,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不断提高,人大政协监督作用持续加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巩固,建立210个长效机制,276件排查问题全部办结,7033个检视问题整改率99.97%。依法治县扎实推进,平安西丰建设取得新成果。深入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健全监察、审计等行政监督机制,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新提高。

 

专栏1  西丰县“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体系

 

序号

        

 

2020年

属 性

预计完成

经济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53.3

预期性

2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

42

预期性

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3.21

预期性

4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8.36

预期性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9.66

预期性

6

户籍城镇化率

%

25.4

预期性

创新发展

7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

%

无统计权限

预期性

8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1

预期性

9

科技进步贡献率

%

无统计权限

预期性

10

互联网普及率

%

无统计权限

预期性

共享发展

1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100

预期性

[12]

贫困人口脱贫数量

万人

3.9958

约束性

13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27.68

预期性

14

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

11

约束性

[15]

城镇新增实名制就业人数

万人

0.7

预期性

16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68

预期性

17

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

万套

0.0673

约束性

18

农村人口安全饮水普及率

%

70

预期性

绿色发展

19

耕地保有量

公顷

76803

约束性

[20]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

市级层面统计

约束性

[21]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无统计权限

约束性

22

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

吨/万元

33

约束性

23

森林覆盖率

%

57.81

约束性

开放发展

24

外贸出口总额

万美元

1370

预期性

[25]

新增外贸出口企业

24

预期性

[26]

引进域外项目数

138

预期性

[27]

招商引资额

亿元

30.6

预期性

 

专栏2  “十三五”期间取得的荣誉

2016年:

纳入全国首批粮改饲试点县;

获批省级一二三鹿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成为国内唯一永久性鹿产品加工贸易区;

辽宁鹿源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获得认定,纳入省级创新战略联盟;

获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获批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县;

获得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县;

微电影《那片柞树林》荣获“金风筝”国际微电影节优秀作品奖。

2017年:

生命健康产业园被评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集聚区;

获批省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

获得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获得国家级卫生县城;

“三带一富”做法被国务院列为重点培育模式推广;

“脱贫路上党旗飘”经验被《人民日报》、《辽宁日报》及党的十九大献礼类节目《旗帜引领振兴》报道;

获得省级平安示范县。

2018年:

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西丰梅花鹿”区域品牌价值评估为85.68亿元人民币;

获得辽宁省非现金支付示范县;

获批国家级梅花鹿养殖标准化示范区;

获批国家鹿产品内贸转型升级基地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成立国家首个鹿酒联盟;

获批国家级生态与保护示范区;

成平至郜家店段“明长城”获批省级“第十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

在辽宁省县域经济战略三年计划综合考核中全市第一;

“西丰鹿鞭”被评为“2018年辽宁省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2020年:

生命健康产业园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城子山抗联一军三师抗日游击根据地”获批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市党史教育培训基地;

获得全市一季度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优胜单位,夺得流动红旗;

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经验做法被全市推广;

获评全省第一批电商直播示范基地;

辽宁省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县。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从国内外看,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和我国发展所具有的要素禀赋优势的变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深刻改变人类交往方式,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深刻变化。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先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十四五”时期如何适应社会变化,需要各级政府认真研究并做出工作部署。

从辽宁看,西丰县位于沈大经济走廊是东北振兴的中轴地带,作为中轴的中间节点,是沈大经济走廊的东北端的重要环节,将西丰县定位为这个中轴上重要的“绿色安全生态屏障”,是辽宁东部生态区域的重要代表。西丰县坚定“生态郡、养生谷、健康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定位,依托生态优势,确定生命健康产业为主攻方向,与县域资源禀赋高度契合,与产业发展基础高度吻合,与消费者对生命健康的关怀高度切合,与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耦合,西丰县到了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从西丰看,站在第二个百年的新起点上,西丰县明确打造五大示范县:“绿色自然生态示范县、绿色农业发展示范县、健康保健产业示范县、养生旅游休闲示范县、数字商务服务示范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倾力建设“生态西丰、健康西丰、数字西丰”,打造成为铁岭市乃至辽宁省东北部的生态健康宜居休闲养老的“后花园”,实现西丰县跨越式发展。

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深,营商环境不够优,经济发展体量不够大,主导产业不够强,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县任务还很艰巨,民生保障还有短板,社会治理仍有弱项,这些制约因素都必须在今后认真尽快加以解决。

总之,西丰县认真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出的关于编制“十四五”规划的总体思路和工作要求,全面分析“十四五”时期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科学评估西丰县“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准确把握西丰县“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深入谋划重点任务和重要支撑,进一步细化保障措施,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结合西丰县的实际情况,把规划编制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服务计划,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 “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

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规律,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先局,抓住机遇,坚持战略思维、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科学谋划“十四五”宏伟蓝图。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9.28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系列推动东北振兴发展的政策文件,特别是中发37号文件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持之以恒落实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补齐“四个短板”,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工作”,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着力深化市场化改革和融入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面践行“以人为本”发展宗旨,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牢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力争在新时期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奋力争先,全面实现建设“生态西丰、健康西丰、数字西丰”的目标。

第二节 发展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落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建立稳定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巩固扶贫脱贫的成果,让全县人民更广泛地参与发展过程、更公平地分享发展成果。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要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打造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加快构建以特色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生命健康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更好发挥政府职能,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制度创新,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早落地、早见效、早受益。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县乡共同进步。注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走出具有西丰特色的统筹推进、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坚持做好“生态、健康、数字”三篇文章,生态环境是西丰的底色,健康产业是西丰的本色,数字经济是西丰的成色,围绕五大新发展理念和西丰的总体发展思路,重点夯实底色、强化本色、加重成色,进一步深化拓展“三个西丰”建设,将其打造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不断丰富“数字西丰”内涵,依托现有农村大数据、民生监督大数据和“脱贫路上党旗飘”微信等三个平台的成功经验,推动数字化建设在服务保障产业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将数字经济作为引领全县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形成“双循环”发展格局,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支撑;充分释放“生态西丰”红利,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内涵;持续深化“健康西丰”格局,大力引进适合生命健康产业的上下游企业,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到2025年,西丰县成功获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国家级两山论实践基地和国家级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示范区。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经济总量跨越式提升。西丰县地区生产总值2025年达到83.3亿元,年均增长9.3%左右,力争达到过百翻倍的目标,重点突出数字经济在经济发展的比重,力争实现50%左右;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年均增长10%左右;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40%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4%以上,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得到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消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逐年提高;城乡结构趋向合理,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加快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6%以上。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以生命健康产业为工作重心,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通过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逐步解决制约西丰科学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深层次矛盾,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基本理顺,政府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把西丰县的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到2025年,农产品深加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3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30%,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0%。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加强文化建设,形成地方特色文化,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文化、传媒、体育等各项事业多元化、多层次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进行,社区文化丰富多彩,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有力践行“两山论”,加快统筹山水林田湖治理,继续加强生态建设。加快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8.1%,空气环境质量和水环境质量确保达到功能区标准,出境河流水质达到考核标准,城区噪声环境质量满足功能区要求,土壤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致力于社会民生的改善,让人民群众共享振兴成果。到2025年,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12.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更加完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

实现上述目标,要着力开展“三个西丰”的建设,将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1.建设“生态西丰”,落实好“环境、农业、品牌、旅游”四个生态层面的工作任务

(1)努力营造西丰的生态环境。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践行“两山论”,依托地理位置优势、天然自然环境等资源基础,做好发展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打造可持续发展生态循环链。

(2)努力打造西丰的生态农业。依托优质特色产业、先进设施农业等农业优势,通过提升绿色农业标准化生产能力,以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为目标,加快升级农业发展方式。

(3)努力创造西丰的生态品牌。通过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链,做好“林下、平地、庭院”三种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及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以打造“西”字号农产品品牌为重点,着力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农产品品牌体系,加快农业品牌化建设,做好西丰的生态文章。

(4)努力发展西丰的生态旅游。依托优美自然景观、原生态的环境等资源优势,做好发展生态旅游与休闲养老产业。加快推进文旅整合与融合,突出中国鹿乡和生命健康主题,依托西丰生态、特色产业优势,鼓励建设一批生态、文化、康养旅游目的地。

2.建设“健康西丰”,落实好“产业、发展、环境、格局”四个健康层面的工作任务

(1)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不断完善生命健康产业体系,积极引进符合生命健康产业的上下游企业,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规模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依托生命健康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与链条完善,强化科技创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科技创新政策的引领,形成西丰县企业自主创新的健康发展机制,形成企业发展内生新动力;

(3)营造营商的健康环境。依托政府服务职能的不断完善,逐步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诚信西丰”建设,不断提高营商环境,为企业营造健康的发展空间;

(4)构建康养的健康格局。依托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积极构建集养生、养老为一体的大健康格局。

3.建设“数字西丰”,落实好“民生、扶贫、融合、经济”四个数字层面的工作任务

(1)建设“数字民生”保障。依托现有的农村大数据平台、民生监督大数据平台和自媒体平台等“三个平台”,推进全面覆盖乡村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系统建设,加快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社会保险关系网上转移接续,推动数字化建设在民生服务领域上发挥更大作用。

(2)推动“数字扶贫”发展。推动扶贫信息数字化建设,完善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放大“1+3+4”脱贫模式,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充分运用大数据开展对脱贫人口的跟踪及分析,对临贫人口监测预警,为精准落实扶贫政策提供数字化依据和支撑。

(3)提供“数字融合”服务。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手段,不断提高“互联网+”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组建西丰县大数据平台。深入挖掘和分析企业大数据信息,为企业提供数字化发展的信息服务环境。促进农业农村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信息流带动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物资流。

(4)促进“数字经济”对接。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深度融合应用,打造科技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鼓励企业与电商签订合作协议。鼓励本地媒体公司发展“网红经济”,促进本地企业产品销售。

展望2035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现代化工业与农业体系、双循环型发展模式基本建立,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民生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生态文明及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水平实现新提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和富裕。建成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辽宁东部地区生态绿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和全域旅游业相融合的经济强县。到2035年末,将西丰县打造成为“一乡、三基地”:

n 世界鹿乡”——世界梅花鹿看中国,中国梅花鹿看西丰

▲“全国鹿产业基地”;

▲“东北生态康养文旅基地”;

▲“辽北地区冷链物流基地”。

专栏3  西丰县“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体系

类别

序号

        

 

2025年

属 性

规划

目标

年均

增速%

争取

目标

经济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83.3

9.3

105

预期性

2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

40

8.1

42

预期性

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5

10

8

预期性

4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22.5

21.9

32

预期性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4.2

8

71.11

预期性

6

户籍城镇化率

%

36

5

40

预期性

创新发展

7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

%

1.2

5

1.7

预期性

8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1.2

5

1.4

预期性

9

科技进步贡献率

%

50

59

预期性

10

互联网普及率

%

≥90

≥95

预期性

共享发展

1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318

10

26611

预期性

12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27.58

2.8

27.62

预期性

13

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

12.5

1.7

13

约束性

[14]

城镇新增实名制就业人数

万人

1.13

10

1.2

预期性

15

城镇登记失业率

%

≤3

-8.5

≤3

预期性

16

农村人口安全饮水普及率

%

90

5.2

92

预期性

绿色发展

17

耕地保有量

公顷

76900

77000

约束性

[18]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

15

15

约束性

[19]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15

15

约束性

20

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

吨/万元

≤20

-10

≤20

约束性

21

森林覆盖率

%

58.1

0.2

58.3

预期性

开放发展

22

外贸出口总额

亿元

8

6

10

预期性

[23]

外贸出口企业

21

30

预期性

[24]

引进域外项目数

100

10

150

预期性

[25]

招商引资额

亿元

65

85

预期性

[ ]为五年累计数据

专栏4  西丰县“十四五”规划三产构成占比

一产增加值

二产增加值

三产增加值

全县总和

2025年GDP(亿元)

31.68

17.86

33.77

83.3

所占比重(%)

38.03

21.44

40.54

100

年增长率(%)

5.27

23.17

8.4

9.3

第三章 打造“一核、三区、十模式”发展新格局

根据西丰县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坚定“生态郡、养生谷、健康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定位,构建定位清晰、功能互补、衔接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打造区域发展“一核、三区、十模式”西丰发展新格局,建设健康养生宜居西丰,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一节 空间布局

西丰县紧密围绕“五大新发展理念”不断进行拓展,结合本县特有的地理结构、产业分布、城乡分布等特点,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现有发展潜力,统筹城乡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和国土资源利用,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着力构建“一核、三区”空间发展布局。加强对生命健康核心产业园建设,持续深化“三大功能区”。

1.一个核心区

在“十四五”时期,西丰县重点打造一个核心区——生命健康产业园,突出产业园区的核心地位,激发产业园核心功能,科学规划产业园发展方式,优化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产业园区的配套服务功能,重点发展园区内的“绿色食品加工、营养保健品、医药医疗”三类产业,提升主导产业发展质量与规模,扶持产业技术创新与升级,健全生命健康产业全产业链条,不断促进产业集聚,使生命健康产业园成为企业发展的产业聚集地。

2.三大功能区

西丰县重点打造生态和谐、区域协调、特色鲜明、绿色发展“三大功能区”,包括:

——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包括钓鱼、德兴、柏榆、明德、平岗、天德和陶然7个乡镇,以发展绿色果蔬产业为主导,打造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带。

——中部工业集聚区。包括郜家店、西丰、安民和更刻4个乡镇,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带。以茅台、众源、圆上圆等一批发展态势良好的龙头企业为带动,打造重点产业集群。

——南部特色产业示范区。包括成平、房木、金星、振兴、和隆、营厂和凉泉7个乡镇,重点发展鹿、柞蚕、中草药、烟叶、苗木等特色农产品和生态旅游业,以振兴食用菌、凉泉中草药材、成平的榛子为代表。

第二节 发展体系

在“十四五”期间,需要按照“因地制宜、明确方向、整体规划、分类指导、科学分析、补强短板、发展特色、梯次推进”的原则,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具有生态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促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产业互动互融的发展态势。打造西丰县“十模式” 的发展体系,形成西丰县“1+3+10”发展新格局:

模式一:构建五大营商环境优势

服务优化、诚信建设、金融帮扶、产业扶持、党建保障。

模式二:打造西丰县三个产业集群

鹿产业集群、中草药产业集群、绿色食品深加工产业集群。

模式三: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六大品牌

西丰鹿品牌、西丰保健酒品牌、西丰柞蚕品牌、西丰中草药品牌、西丰食用菌品牌、西丰营养食品品牌。

模式四:构建三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现代农产品产业体系、现代农业产业链体系、现代农业多功能配套体系。

模式五:明晰六大特色产业

鹿产业、柞蚕产业、中草药材产业、食用菌产业、绿色果菜设施农业和黄牛产业。

模式六:建立五大示范基地

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扶贫惠农示范基地、畜牧养殖繁育基地、特色农业种植基地、生态文化旅游基地。

模式七:推动八大服务业领域健康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健康养老产业、现代商贸服务业、信息服务业。

模式八:打造五大特色小镇

凉泉镇“逐鹿小镇”、更刻镇“红豆养生小镇”、天德镇“花果山特色小镇”、郜家店镇“传统中医康养小镇”、振兴镇“香菇小镇”。

模式九:构建五大支撑平台

“数字西丰”大数据服务平台、企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企业融资平台、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市场网络交易平台、交通与物流信息交互平台

模式十:推动五大领域治理体系建设

构建职责明确和依法行政的治理体系、树立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政策导向、发展西丰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氛围、完善统筹城乡和民生保障的制度基础、完善共建共治和共享社会的治理制度。

  “一核、三区、十模式” 的发展格局中心涵义是西丰县通过一个核心产业园带动促进全县的“三大功能区”整体协调发展;通过构建五大营商环境优势,为全县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通过打造西丰县三个产业集群,树立生命健康产业六大品牌,激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明晰六大农业产业发展主线,优化西丰县各个乡镇的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通过建立五大示范基地,合理规划乡镇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推动八大服务业领域健康发展,提高西丰县服务业合理布局;通过打造五大特色小镇,构建新型全域旅游的西丰生态旅游特色品牌;通过西丰县五大重点平台支撑,推动五大领域治理体系建设,促进西丰县法治社会、高质量经济、先进文化、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和谐发展。

 

第四章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营商环境

西丰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不断改善企业赖以生存的发展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良好的制度基础。

第一节 打造高效政务环境

坚持市场化原则,优化营商环境。以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主线,《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重要补充,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法规体系,对照《条例》全面梳理现行法规,持续清理不符合《条例》的现行规定。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快建设西丰县“多规合一”联合审批平台,实施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再造,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

深入推进西丰县政务服务改革。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做好业务梳理和流程细化工作,形成以“一窗式”办理为主、专业窗口办理为辅的综合服务模式,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分类办理。建立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

推动企业开办业务革新,实现开办企业网上申请和办理,压缩企业开办业务时限。持续推进“一网通办”,不断提升网上办事能力,提升网上办事比率。

进一步做好为企业服务工作,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完善“项目管家”制度。对“项目管家”实行动态管理机制。深入推进“百人帮百企”专项行动。以各部门职能为导向,精准梳理对接帮扶领导和帮扶企业,实现专业化、精细化帮扶。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第二节 加强诚信西丰建设

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信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建设为保障,以信用平台建设为支撑,以信用信息应用为核心,以信用服务行业发展为导向,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着力打造“诚信西丰”。

推进政务诚信建设。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努力做到透明、公开、可预期,政策要公开透明。加大政府失信整治力度,“十四五”期间政府失信行为得到彻底整治。建立完善公用信用信息按需共享机制。

实施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制度。进一步规范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纳入标准和程序,建立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和异议制度,规范信用核查和联合惩戒。深入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信用监管和“互联网+监管”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形成统一规范、公正透明、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的监管体系。

探索建立为优质民营企业增信的新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中小民营企业风险补偿基金,研究推出民营企业增信示范项目。

完善和推广《农户信用等级评价办法》统领信用评价工作。建立了信用村、信用(乡)镇系统统一评级、分级授信、评级公示、“申请、评审、授牌、年检”闭环评级4个制度,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部门与涉农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联合评审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户贷款体系,引导农业银行、邮储、农联社、鹿城村镇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为“信用达标户”提供免担保、免抵押的信贷产品。

第三节 优化企业融资环境

优化融资环境,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制定重点企业金融风险应对化解预案,对高负债企业建档监控,金融监管部门协调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对企业去杠杆给予支持。推进重点企业“债转股”协调机制,着力去杠杆,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健全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防范风险前提下加大专项债券对西丰县支持力度。提升金融业对实体经济服务效率。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推动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产品和工具组合应用,为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支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升对实体经济服务质效,适当提高中长期贷款比例,积极开展供应链融资,推动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成立产业投资基金。通过金融控股公司发起成立创业投资基金、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等金融和投资服务组织,引导并规范金融市场的合理竞争;大力发展信用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探索建设市场化的融资平台,调动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匹配度,支持发展以中小微民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

指导小微企业融资优惠政策适用于乡村产业和农村创新创业。实施担保费用补助、业务奖补等方式支持乡村产业贷款担保,拓宽担保物范围。允许权属清晰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业设施、农用机械等依法抵押贷款。政府发行一般债券用于支持乡村振兴领域的纯公益性项目建设。规范举债融资行为,不得借乡村振兴之名违法违规变相举债。

第四节 扶持民企健康发展

推进产业政策由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以统战工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贯彻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

深化“放管服”改革,以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不得额外对民营企业设置准入条件。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垄断和不当竞争行为的执法力度,依法打击破坏市场秩序、欺行霸市、制假售假等破坏公平竞争行为,优化营商市场环境。

鼓励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优化重组。鼓励民营企业因地制宜聚焦主业加快转型升级。引导中小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完善涉企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制定实施涉企政策时,要充分听取相关企业意见建议。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健全涉企政策全流程评估制度,完善涉企政策调整程序,根据实际设置合理过渡期,给企业留出必要的适应调整时间。健全执法司法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机制。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加快建立治理结构合理、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束有效、运行高效灵活的现代企业制度。

第五节 完善营商评价机制

完善营商环境科学评价体系和制度,对标国家和省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完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定期评价工作。建强用好各类投诉受理服务平台。全方位打造8890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企业群众诉求办结率和满意率。持续加大督查问责力度,约谈问责、公开曝光负面典型。严格执行营商环境“一票否决制”,对营商环境建设不达标单位取消一切评先选优资格。贯彻落实涉企检查备案制度,有效约束随意执法行为,切实为营商环境建设保驾护航。

第六节 抓好党建促进营商

抓实基层党建工作,促进营商环境改善。西丰县要在营商环境的建设中着力强化政治引领。始终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抓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中关于改善营商环境精神的贯彻落实,不折不扣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委要求在西丰县的关于改善营商环境文件精神落实落地。切实做好“改善营商环境”党组织学习、讨论、计划和实践,使每一名党员充分认识到营商环境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将认识转变为观念,通过讨论将观念转变为思路,通过计划将思路转变为行动,通过实践将行动转变为成效。

专栏5  西丰县企业融资平台

平台构成包括:农村信用体系(“数据库+网络”为核心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西丰县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天使基金和种子基金等构成企业融资平台。

 

第五章 打造特色产业 促进高质量发展

打造西丰特色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适应需求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新趋势,推进生命健康产业升级,努力形成产业新的增长点、促进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融合、打造西丰县数字经济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推进生命健康产业做大做强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矢志不渝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健全生命健康产业全产业链条,积极为园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资金引进、人才培养等全方位服务。

1.推动主导产业优化升级

按照“高质量为先、结构再优化、创新带引领、壮大新动能、数字促融合、绿色助发展”的要求,推动生命健康产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低中端生产向中高端制造转变,实现产品换代、产业升级、服务创新。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平台在生命健康产业广泛推广与应用,促进传统加工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实现产品创新、绿色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培育西丰生命健康品牌,推进生命健康产业的成为西丰县经济的核心动力源。

——营养保健品产业。积极推进行业融合发展,培育保健品品牌。以茅台保健酒为龙头,使西丰保健酒行业占领市场份额;依托春天药业、辽宁鹿源、鹿滋堂生物等企业的特色产品和技术,吸引知名保健品生产企业投资,拉长拓宽产业链,引进先进技术,开发西丰县鹿、柞蚕、中草药和食用菌等产品精深加工,研发新产品,促进营养保健品产业链向高端延伸。规范鹿肉屠宰与加工,形成鹿肉生产与加工产业链,生产有西丰特色的鹿肉制品。到2025年末,营养保健品产业工业销售占比达到50%以上。

——绿色食品深加工产业。优化全县工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以圆上圆有机稻米为龙头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开发生产米粉、代餐粉等精深产品;以中敖西丰清真食品为龙头发展肉类加工产业链,开发生产骨粉、血浆蛋白粉等精深产品;推进昊军食品做大做强,继续开拓国内市场;在做大做强高高食品加工企业的同时,引进其他知名品牌大企业,重点发展方便食品、休闲食品、保健食品等。到2025年,绿色有机米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以上,蔬菜加工能力达到6万吨以上,肉牛年加工能力达8万头。绿色食品深加工产业工业销售占比达到30%以上。

——医药医疗器械。大力发展春天药业、金丹药业、众源医疗器械等企业,形成具备一定规模和专利产品优势的医药医疗器械企业群。到2025年末,养生保健品产业工业销售占比达到10%以上。

鼓励上下游企业加强产品设计研发、生产技术与工艺、质量管理与物流运输等方面的合作,支持企业完善全链条供给链体系。支持龙头企业构建产业链联盟和企业集团,促进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推动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产业链和供应链紧密关联,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不断完善的产业集群化发展新局面,走新型现代产业集聚与发展之路。到2025年末,西丰县重点打造三个产业集群

(1)以茅台集团、辽宁鹿源、鹿宝堂药业、鹿滋堂生物等企业为基础,依托生命健康产业园平台与全县鹿养殖优势,打造鹿产业集群

(2)以广鸿健康产业、金丹药业、中药饮片项目和龙肽生物科技项目为基础,依托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商贸集聚流通渠道,打造中草药产业集群

(3)以圆上圆、中敖西丰清真食品、昊军食品和高高食品为基础,依托“互联网+”与线上交易新模式,打造绿色食品深加工产业集群

2.促进西丰县工业园的协同发展

以集约化、专业化、高端化和绿色化发展为导向,扩大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全面提升工业园区服务功能,建设和完善各类服务平台,创新和完善生产要素配置,引导生产要素向区域重点企业和园区集中,吸引最新科技成果在园区内转化,形成“以生命健康产业园区为主体、郜家店产业园区为拓展、安民工业园区为辅助”协同发展的态势。

一是继续开发建设生命健康产业园区,完善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园区的道路、上下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工程,实现“九通一平”。适当考虑园区扩区建设,计划在2025年末,生命健康产业园扩建20平方公里,加强土地调规力度,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项目承载能力,“十四五”期间力争将生命健康产业园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二是科学定位郜家店产业园区,将其打造为生命健康产业拓展区。以康恒生物质发电企业为依托,吸引更多新能源企业及相关配套产业落户园区。到2025年末,园区基础设施投入2亿元,完成1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七通一平”,新入驻企业10户以上。

三是优化提升安民工业园区,将其打造生命健康产业辅助区。加大对园区进行环保升级和嫁接改造,加快清理闲置和低效用地,调存量,提质量,通过对原有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使产业向节能环保方向转化,逐步打造成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配套基地。

同时,加大对“僵尸企业”的盘活力度。对有发展潜力和辐射力的部分重要企业,通过盘活、重组并购和融资等方式,转换发展方式,焕发新的生机。淘汰园区内长期占地停工停产的僵尸企业,腾笼换鸟,涅槃重生。到2025年末,各类园区内企业总户数达到100户以上。

3.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全面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巩固扩大“三去一降一补”成果,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提升供给质量,重点产业发展采用“四新”模式:“转换发展新引擎、提升发展新动力、完善政府新服务、建设西丰新营商”。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争创省级和市级名牌产品,鼓励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开发名优新特产品,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全面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投资的关键性作用,推动“两新一重”建设,引导企业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有序推动出口商品进入内销市场。积极出台激励居民消费的政策和措施,引导科学合理消费、绿色健康消费,鼓励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消费。

4.加强创新驱动发展壮大新动能

加强对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的支持,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西丰县企业焕发活力的动力源。依托现有的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的联合攻关与技术合作,鼓励开发鹿、柞蚕、中草药材、食用菌等西丰特产的衍生新产品,例如鹿茸口服液、鹿血颗粒、蛹虫草保健品、食用菌食品等精加工产品,提升农产品深精加工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科技含量,扩大知名度。“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扶持机制。针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的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使企业享受国家、省、市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的政策优惠。

(2)建设企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引进国内省内的科技成果转化数据库,为企业提供专利查询、技术咨询、技术入股、技术引进、成果转化落地等科技服务业务。

(3)建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项目合作机制。积极联系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建立定期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对接会,组织开展“校企、研企”项目研发与技术服务对接活动,为西丰县的企业提供技术合作服务。

(4)建立企业技术导师制度。联系聘请省内专家、教授、科研团队担任西丰县企业技术导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开发、项目合作等服务,对特殊贡献的导师给予精神与物质的奖励。

到2025年末:全县培育瞪羚企业3家,独角兽企业1家,小巨人企业2家。全力扶持上市公司1家。

5.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互联网+深度融合

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深化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命健康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工艺再造、技术进步,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

鼓励“互联网+”与产业深度融合。鼓励企业改变传统的营销观念,鼓励各类企业开辟线上销售渠道,积极发展网上销售业务,鼓励企业建立异地网络销售分公司,利用异地人才优势拓展销售方式。鼓励企业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鼓励企业与拼多多、快手、抖音、1688、京东等电商签订合作协议。鼓励本地媒体公司发展“网红经济”,整合网络资源,培养各类产品销售“网红”,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促进企业产品销售,改善企业销售渠道不畅的困境。

到2025年末: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比2020年年均增长20%;工业增加值实现12亿元,比2020年年均增长28%。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5%以上。规模企业发展到40户以上,完成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比2020年年均递增29.5%;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0亿元,比2020年年均递增37.3%。完成重点工业项目建设40个,其中技术改造项目10个。新产品开发累计实现150项,新产品新增产值4亿元,新创省级名牌产品10个。年产值5亿元企业达到5户以上。

专栏6  工业类重点建设项目

茅台集团保健酒及保健品加工项目、辽宁广鸿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一带一路”东北参茸中药材双向牵引示范区项目、西丰县风电建设项目、西丰县光伏发电项目、辽宁龙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纯度活性肽项目、辽宁鹿滋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饮片加工项目、中书堂黑参加工项目、易兴丝绵新建加工项目、皇家逃鹿源文化馆、沈阳化大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气盾坝项目、辽宁翰辉鹿业有限公司鹿产品加工项目、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高山滑雪缝制品外贸加工项目、东方力威军警防护装备产业园、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项目、隆达制铁技术改造项目、中敖清真西丰食品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及加工项目、铁岭宏润机械铸造有限公司军工系列用品生产项目、辽宁福顺堂药业有限公司中草药材一二三产融合项目、铁岭鹿宝堂药业有限公司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西丰县5G+工业互联网工厂示范项目、辽宁采逸野蚕丝制品有限公司研发合作项目、铁岭广丰鹿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与益生堂公司合作开发鹿角膏系列产品项目、辽宁万鹿药业有限公司鹿产品生产加工项目、辽宁鹿源参茸饮片有限公司养生产品生产技改项目、铁岭昊军食品有限公司真空包装速食食品技改项目、山东临沂金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有机肥生产加工项目、西丰县5G网络建设项目、新珍饰品技术改造项目、森海木业技术改造项目、柞蚕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注:工业类项目31个,总投资206.7亿元。

第二节 大力发展绿色特色现代农业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不断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特色农业的转变。

1.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构建西丰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从而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生产。西丰县立足县域资源禀赋,突出农业主导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条。西丰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包括:

(1)现代农产品产业体系

基于横向视角构建农产品产业体系,包括粮食生产、特色农业、畜牧业等各个产业。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

1)高标准农田建设

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期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31万亩。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从以往单纯“追求产量”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方向转变,充分发挥粮食生产功能区作用。继续稳定粮食安全生产,年粮食产量稳定在35万吨,年产值要突破7亿元。

2)特色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小宗类、多样性特色种养,加强乡镇品种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中草药材、食用菌、果树和有机水稻等产业。到2025年,设施蔬菜生产面积新增3000亩,每年新发展食用菌500万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加工企业达到30户,营销品种达到300个;年生产食用菌5000万袋,可产食用菌5万吨,产值实现5亿元;果树累计开发面积达到10万亩,全县水果产量达到10万吨,建设6个高效精品果园;绿色水稻生产功能区超过1.2万亩,产量超过1100万斤,产值超过3500万元。

3)畜牧业产业

大力发展西丰鹿产业。西丰县鹿养殖业在“十四五”期间,实行“鹿产业梯队式发展”,将凉泉、钓鱼、安民和和隆满族4个乡镇打造成为西丰县畜牧产业繁育星级基地。到2025年末,全县梅花鹿饲养量达到12万只,存栏10万只,规模鹿场达到240个,年产成品鹿茸60吨,鹿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0家,实体店到360家,年经销、加工鹿茸及其鹿副产品1300吨,产值实现42亿元,利税6.5亿元,从业人员6万人。

大力发展黄牛产业。通过开展规模化养殖,集中做好环境保护措施。以乡镇为单位,建设5个标准化、规模化黄牛产业示范基地,每年新建标准化肉牛规模场5个以上,到2025年全县标准化黄牛养殖规模场达到63个,饲养量10万头,存栏量8万头,并全部实现清洁化饲养,70%以上的黄牛实现订单饲养,肉牛屠宰能力要达到6万头以上,培育以平岗镇、郜家店镇、房木镇、和隆满族乡、振兴镇为中心5个优质肉牛示范区,周边辐射12个乡镇为主的优质肉牛产业基地。

大力发展西丰柞蚕产业。积极开展蒿柳用于柞蚕生产保苗技术普及工作,拓展柞蚕放养空间,提升柞蚕产业规模。到2025年,通过补植、恢复、新建中刈扩建等具体措施使全县柞蚕放养面积达到50万亩,年放养柞蚕5000把;通过蚕场的果树化管理,采取剪枝、中刈补植等综合措施增强势,使全县蚕场变成生态型一类柞园率达到40万亩(4000把),柞园产叶量比现有产叶量增加20—30%,柞蚕茧实现把产2500斤,比现有产量增加25%,蚕茧优质率达到90%以上。

调整榛子产业规模,拓展柞蚕产业发展空间,研发生物农药,化解榛子农药残留顽疾。

(2)现代农业产业链体系

基于纵向视角构建农业产业链体系,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市场流通以及农业服务业等上下游产业体系。西丰县要立足本县的生态资源优势打造生态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

1)健全农业全产业链。鼓励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建设一批专业村镇。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有效开发农村市场,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支持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等延伸乡村物流服务网络,加强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

2)培育产业链龙头企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引导其向粮食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集聚。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发展县域范围内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多种主体参与的融合模式。

3)促进产业链内外交叉融合。统筹农产品产销地、集散地批发市场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推进农业与加工流通业融合,发展中央厨房、直供直销、会员农业等。

4)构建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业企业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方式,把利益分配重点向产业链上游倾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完善农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利润分配机制,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

到2025年,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6.7万户,全县农民人均从农业产业化链条内获得的纯收入达到8000元。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4家。发展5家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新型商业业态。

(3)现代农业多功能产业体系

基于功能拓展视角构建农业多功能产业体系,主要包括市场体系、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生物能源等密切相关的循环农业、特色产业、生物能源产业、乡村旅游业等。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创意农业、功能农业等。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森林人家和康养基地,培育一批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支持供销、邮政、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农资供应、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恢复西丰县黄牛交易市场,拉动黄牛产业快速发展。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快递物流园区发展。

2.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强西丰县农业政策扶持体系建设

在“十四五”时期,西丰县要构建现代农业,就要建立完备的农业政策扶持体系,继续保持这种发展势头。要完善生产标准化,实现生产规模化,提升农作物品质,增创绿色农业品牌。

(1)进一步明晰特色产业分布

六大特色产业:鹿养殖产业、柞蚕养殖产业、中草药材种植业、食用菌栽培业、绿色果菜设施农业和黄牛养殖产业。在全县范围内,对符合自然地理条件和形成一定规模的乡镇,要继续分类推进六大特色产业不断发展。

(2)进一步明确产业示范基地

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五大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县开展对标创建和普及推广。

1)设施农业示范基地

以平岗、德兴、柏榆、天德、西丰、明德等乡镇为主体,突出壮大设施农业规模,打造设施农业示范基地。

2)扶贫惠农示范基地

以柏榆、成平等乡镇为主体,突出发展棚内果蔬、中草药材、榛子等产业,打造扶贫惠农示范基地。

3)畜牧养殖繁育基地

以凉泉、钓鱼、安民、和隆、天德、更刻、营厂、金星等乡镇为主体。打造鹿养殖繁育基地;

以金星、振兴、和隆、房木、明德、安民、营厂、成平、郜家店、德兴为主体,打造柞蚕繁育基地;

以平岗、郜家店、天德、房木、陶然、成平等乡镇为主体,打造黄牛养殖繁育基地。

4)特色农业种植基地。

以振兴、更刻、郜家店、房木、凉泉、金星、明德等乡镇为主体,打造食用菌种植基地;

以凉泉、营厂、和隆、陶然、柏榆等乡镇为主体,打造中草药材种植基地;

以郜家店、凉泉、更刻、房木、德兴等乡镇为主体,打造有机稻米种植基地。

5)生态文化旅游基地。

以凉泉、振兴、更刻、陶然、天德、柏榆、钓鱼、郜家店等乡镇为主体,依托其现有旅游基础和生态优势,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基地。

(3)制定创建示范基地建设激励政策

西丰县政府制定创建示范基地的产业奖励政策,本着鼓励乡镇农业产业发展的原则,促进乡镇农业产业经济总量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大幅度提升,明确示范基地的各项申报评价指标和申报工作流程。鼓励列入创建示范基地的乡镇申报示范基地的建设,对于在年度内完成相应指标的乡镇,给予乡镇政府一定数量的补贴,既调动了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又改善乡镇政府的财政状况,实现双赢的局面。

依托各类示范基地,引导农业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农户联合建设原料基地、加工车间等,实现加工在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依托各类示范基地,支持镇(乡)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有条件的村建设农工贸专业村。

(4)形成农业产业扶持与示范基地示范相互作用的促进机制

重点产业的扶持政策使各个乡镇明确了农业产业发展的向,纠正了一些乡镇没有思路或者目标不清的现象,使各个乡镇整合现有的资源,找准适合自己地域的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的创建政策需要制定合理的创建考核指标,使各个乡镇明确发展阶段与乡镇政府的政绩挂钩,与政府人员的经济效益挂钩,更好地加大力度发展本地域的农业产业。一个明确了方向,一个鼓足了干劲,两个政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通过农业产业扶持与示范基地示范相互作用,以六大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创建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乡镇,形成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业态发展格局。

3.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西丰县数字农业

依托现有资源建设西丰县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强化信息工程设施建设,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用数字化引领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积极推进“互联网+”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强数字农业农村网络系统建设。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线上各类平台媒体为西丰县农业特产直播带货,推动各类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开展线上多种直销方式,实现一网促融合的经营理念。加快生产经营数字化改造,推动种植业信息化,建立绿色食品批次生产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和可追溯;畜牧业智能化,实现牲畜养殖一场(企)一码、一畜(禽)一标;生态智慧化,生态区域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种业数字化,生产质量和批次等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和可追溯;质量安全管控全程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全县范围内开展数字乡村试点,探索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多种业态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到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318元,同比增长10%。

专栏7  西丰县数字农业建设模式

数字乡村试点乡镇包括:

——凉泉镇“逐鹿小镇”数字化乡村(重点:鹿、旅游、中草药材、稻米)

——和隆镇数字化乡村(重点:鹿、柞蚕、中草药材)

——天德镇数字化乡村(重点:水果、鹿、棚菜)

——振兴镇数字化乡村(重点:食用菌、柞蚕、旅游)

数字农业试点建设项目:

——鹿养殖数字化项目

——柞蚕育种数字化项目

——有机稻米种植数字化项目

——中草药材种植数字化项目

——食用菌养殖数字化项目

专栏8  农业重点建设项目

农业产业类:西丰县东北道地中药材种苗基地建设及中药材规模种植项目、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中国特色农产品(梅花鹿)优势区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县推进工程、西丰县柞蚕种繁育基地、西丰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西丰县钓鱼镇永晟种鹿场建设项目、西丰县梅花鹿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高标准农田项目、振兴镇食用菌产业项目、西丰县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西丰县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建设项目、西丰县清洗消毒中心建设项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西丰县梅花鹿繁育基地建设项目、辽宁圆上圆农产品低温库建设项目、圆上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西丰县农村产权产易网络信息平台建设项目、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省际间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建设项目、西丰县榛子生物农药研发和推广基地、平岗镇北部绿色生态果蔬产业带项目、振兴镇现代农业特色小镇建设项目。

注:农业类项目24个,总投资19.9241亿元。

农业与文旅融合项目:凉泉镇“逐鹿小镇”项目、“花果山”乡村休闲(赏花)与采摘项目、红豆养生谷森林医疗康养乡村旅游中心项目、西丰镇小东沟田园综合体、“康乐”乡村休闲旅游、柏榆大砬山乡村观光旅游项目。

注:农业与文旅融合项目6个,总投资143.356亿元。

第三节 规范发展现代服务业新业态

服务业要开展“互联网+”升级融合发展,打造“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模式,推动信息技术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优化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构建与生命健康产业和现代农业相匹配、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和新型城镇化要求相适应的服务业体系。

1.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

以创新经营业态、拓宽服务领域、改善经营模式、培育消费热点为方向,加快传统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商业网络布局,重点完善特色商业街区,积极发展社区便民商业网点,支持县城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和扩建。支持大型商业企业开发网上销售业务,实现网上购物、网下体验、售后服务一条龙发展。

鼓励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服务业,创新要素配置方式,推动服务产品数字化、个性化、多样化。支持服务企业拓展经营领域,加快业态和模式创新,促进设计、物流、旅游、养老等服务业跨界融合发展。

打造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市场网络交易平台。建立由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市场档口实体做依托,建立西丰县面向全国的网上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市场,开发网上销售业务,实现网上远程下单购物、网下实体店验货和售后服务的互联网新发展模式。

2.创新金融服务西丰县的方式

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大中小合理分工的银行机构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创新金融服务业发展模式,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鼓励和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工具,继续组织开展企业融资路演、金融机构园区行、“群对群”精准融资对接等活动,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化、多元化、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全力推进农信社改制工作,鼓励支持村镇银行发展,规范发展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十四五”期间完成西丰县农信社向农村商业银行方向改革。加强与地方金融机构合作,共同推进“促保贷”、“政银担”业务。大力发展信用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

强化农业金融服务。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投资农业项目,开发农业担保贷款等金融产品。合理布局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增设自助金融服务点,将“存、取、查、汇”等银行基本服务业务延伸到农村,并实现农村全覆盖。支持引进和发展各类保险机构,扩大覆盖面,丰富农业项目和农产品生产的服务品种。

3.推进西丰县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加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西丰东北参茸中草药材电商平台,开展粮食、鹿产品、柞蚕丝制品、食品、食用菌、苗木花卉、中草药材等领域的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推进线上线下互动经营,促进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市场转制、转型和发展。加快生命健康产业园网络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园区企业拓宽各类产品网上销售渠道。

扶持各类电商平台,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及物流配送体系发展。加快并规范集交易、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物流、信用评估等服务于一体的第三方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发展。支持公益性电商平台(如小鹿鲜丰等)为西丰县特色产品“直播带货”,加快公益性网络阵地建设,推动各类电商平台优势互补共同促进。

借助“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支持面向跨境贸易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增强鹿产品、柞蚕丝制品、山野菜、机床产品出口创汇能力。

到2025年至少打造1家在全国由较强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企业,2-3家在全省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企业,培育1家年销售1亿元以上、3-5家5000元以上的电子商务企业。培养农村电子商务创业人员5000人以上,实现全县电子商务销售额10亿元以上。

4.推进西丰县现代物流业体系建设

推进西丰县冷链仓储物流园建设,打造物流冷链体系,提升肉奶、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供应能力,建成立足辽北,辐射吉林、黑龙江,与铁岭市紧紧协作的二级商贸流通枢纽和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枢纽,进一步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带动西丰县特色农产品进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实现西丰道地农产品“买全国,卖全国”的目标。

建设社会化仓储设施网络,加快布局、规范建设快件处理中心、集散中心,推进物联网体系建设,提升物流业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和规模化水平。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大型连锁企业和物流企业完善农村服务网点,发展与电子交易、网上购物、在线支付协同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和农产品产销对接。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设施。延伸农村物流末端服务平台,扩展城乡物流服务网络惠及范围,打造“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

到2025年,建设“一核、两主、三辅”的综合物流网络,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以郜家店、安民为两个主要节点,以凉泉、振兴、平岗为三个辅助支点的空间布局,发挥区位产业优势,构建高效的西丰县现代物流业体系。

5.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创新发展

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及服务业不同领域之间深度融合。生产性服务行业正是西丰县快速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引领服务业品质提升和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的重要工作,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细化分工,提升创新能力,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生命健康产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培育一批农业科技服务企业、服务型农民合作社,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实施创意农业发展行动,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等新业态,鼓励平台型企业与农产品优势特色产区合作,形成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农产品流通模式。

6.发展信息服务业建设“数字西丰”

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西丰”。落实通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搭建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干线传输网络,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和智慧农业,推进4G深化普及、5G创新应用,推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应用。支持发展网上银行、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购物、网上文娱等新兴服务业。推进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完善基础性、应用型和公共型数据库。

7.鼓励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建设“健康西丰”

推进康养结合,发展集生态养老、养生服务、乡村休闲、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养老养生产业。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家庭医生签约系统、居民健康服务系统。整合优化西丰县养老服务中心数量与规模,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推进集医疗、养护、康复、托管、临终关怀于一体的综合性老年养护中心建设,不断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养老机构扭亏为盈、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支持社区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点,支持社会组织和家政、物业等兴办养老服务项目。

8.拓展商务服务业及会展业

积极发展工程设计、咨询评估、法律、会计审计、信用中介、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提高专业化水平。鼓励各类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参股联营等多种形式提供商务服务,加快培育有竞争力的服务机构。整合会展资源,引导“展、会、节、演”互联互动,培育专业会展企业和自主品牌展会。吸引国际会展公司和会展承办机构落户西丰县,举办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全球性和区域性的会议和展览以及大型节庆活动“中国梅花鹿文化节”和“东北生态旅游文化节”等。

9.发展社区及家庭服务业

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大力推进社区就业、社会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文化体育、公共安全、社区物业管理等服务体系建设,打造社区半小时服务圈。结合农村社区和新农村建设,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发展餐饮、休闲娱乐、幼儿园、养老中心、喜庆、殡仪等服务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专栏9  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

西丰县冷链仓储物流园建设项目、铁岭市西丰县农贸市场建设项目、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商业步行街改造项目、东北土特产品交易中心平台建设、西丰县为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西丰县供销大卖场建设项目。

注:服务类项目数量7个,总投资11.96亿。

 

第六章 强化招商引资 促进内外“双循环”

强化招商引资,促进形成“双循环”新局面。打造中国鹿乡产业,搭建鹿乡品牌,放大国家鹿产业示范区优势。

第一节 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

1.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和质量,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继续描绘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蓝图,围绕“生态西丰、健康西丰、数字西丰”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台,紧盯中国100 强、行业50 强标杆企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龙头企业的产业转移和技术外溢,不断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

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推介力度,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借助各项节会、各类媒介和宣传展示平台,宣传西丰的特色品牌,展示西丰特产的品质。利用对外开放交流网络平台和现代新兴媒介,宣传西丰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持之以恒打造中国鹿乡中国柞蚕之乡,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高度重视招商项目的技术溢出效应,挖掘引资带来的技术、人才的非自主性扩散潜力,促进西丰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以项目聚人才,提升发展能力优化完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

2.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激活招商内生动力

全员招商。构建全员招商氛围,将招商工作视为政府一号工程,进一步细化、量化招商任务,把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以精准优化的招商方式,巩固和扩大招商引资成果。

团队招商。实行“一把手”招商工程,建立“一个领导、带领一个团队、负责一个区域、对接一类项目”的招商机制,推动项目落地。对招商队伍进行全面培训,有效地提高骨干力量的业务水平和实战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专业招商团队,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加强对招商项目落地全生命周期服务与监管,强化动态督导考核和招商引资项目县领导联系推进机制,促进招商引资任务落实。

产业链招商。依托生态旅游、保健食品、医药康养等现有支柱型产业、龙头企业,按照“延链、强链、补链”的思路,开展产业链上下游招商,吸引高关联配套企业集聚,加快构建链条完整、技术先进的产业发展体系,形成更强的产业集聚能力。

平台招商。探索“互联网+”的平台招商模式,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传统平台,B站、快手等新型平台,以招商推介短视频、招商图谱、电子宣传册等形式,打破时空限制扩大影响力,利用线上项目推介会把点对点的招商对接变为点对面的招商对接。

孵化器招商。发挥西丰县孵化器的项目甄别、培训指导、共享服务、股权投资、收购转化、资源集聚的功能,吸引与西丰产业方向一致的初创型企业或创意型团队入驻,通过孵化成功反哺县域经济。

3.大力开展“飞地经济”,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出台政策明确税收分成,财政奖励机制,调动各乡镇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吸引各乡镇招商项目集中到开发区落户,有利于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形成西丰的县域大招商格局。全面落实“飞地”招商激励政策,实施“飞地”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将考核结果运用到县对乡镇的目标责任制考核,确保18个乡镇“飞地项目”全覆盖。

进一步完善“九通一平”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设立“飞地”项目库,做好跟踪服务,为“飞地经济”项目实施联席会和“项目管家”制度。

充分利用西丰的自然资源优势,围绕生命健康产业做好飞地招商,延伸完善生命健康产业链,提高生命健康产业附加值及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生命健康产业品牌示范效应,发挥生命健康产业对西丰飞地经济的“拉动作用”。

第二节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对外开放

充分发挥西丰比较优势,按照“一核三区十模式”发展新格局,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东北振兴”“沈大经济走廊”“中国(辽宁)自贸区”“沈阳都市圈”“辽东绿色经济区”等发展战略,助力发展铁岭“一轴两带一区”发展布局,以力借力共享资源,全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北线经济走廊建设。深化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支持优势企业与日韩等国开展境外技术合作和海外并购,通过专利技术引入、产品合作开发、区域联合发展等方式,延伸产业链及价值链,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和服务业紧密融合,实现生命健康产业以产品为核心向以服务为核心转变。把握中俄产业合作互惠政策持续落地的机遇,鼓励有条件企业在俄罗斯建立产销一体化基地,为拓宽西丰生命健康产业战略服务。围绕东北亚丝绸之路,加强与东北亚等国在经济、人文、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充分利用中俄博览会、哈洽会、广交会等大型经贸活动平台,加大对外宣传推介,提升招商引资实效,扩大优势产品出口。

积极助力“东北振兴战略”。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从“追求产量”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充分发挥“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作用。利用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带,重点发展高端蔬菜供给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对接京津冀“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工程。利用南部特色产业示范区,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带,重点发展生命健康产品,服务中国药食同源的健康养生需求。以生态为特色优势融入东北振兴建设,发挥西丰生态资源丰富、生态基础良好、生态区位重要的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态生活圈,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打造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后花园”“旅游养生谷”“休闲健康城”。

积极对接中国(辽宁)自贸区。深化同中国(辽宁)自贸区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的合作。优化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简化外商投资准入程序、加快跨境贸易通关一体化、提高投融资结算便利化。推行内陆“无水港”通关模式,加入以大连港为龙头的东北无水港群,打造自贸区的辽北支线物流港。规划发展“飞地经济”专属园区,围绕西丰资源禀赋和特色主导产业,承载沈阳、大连招商引资项目,做沈大互动陆海统筹的关键节点。

积极配合“沈阳都市圈”发展。推进要素市场一体化,统筹构建“沈阳都市圈”东北区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作共同体。生产空间合作。配合沈阳区域智造中心建设,深入开展两地在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的产学研合作,建立沈阳在西丰的“飞地经济”,引流健康产业向西丰飞地园区集聚。生活空间合作。融入一体化生活圈建设,做好都市圈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推进一体化旅游圈建设,打造都市圈沿线旅游精品线路的“生态驿站”,开展绿色生态游、特色文化游、乡村体验游等,吸引都市圈旅游需求集聚。生态空间合作。配合“沈阳都市圈”安全生态山水格局建设,发挥辽东山地生态屏障区作用,成为沈阳都市圈的“后花园”及健康养生宜居之地。

积极推进“辽东绿色经济区”发展。积极落实国家建设东北绿色经济带部署,依托我县山区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协同打造辽东绿色经济带,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夯实绿色发展基础,发展生态型经济,建设生命健康产业基地和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区,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整体竞争力。

积极打造铁岭“一轴两带一区”发展格局。积极参与102国道沿线高质量发展轴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在铁岭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过程中起重要支撑作用。利用纯天然的森林资源及水资源优势,建设东部绿色经济带的“生态郡”;借助西丰县绿色生态山水景观优势,建成东部绿色经济带的“养生谷”;依托西丰县生命健康产业优势,建成东部绿色经济带的“健康城”,成为铁岭东部重要支撑节点,为铁岭市经济振兴做出重要的贡献。

第三节 发展特色品牌促进“双循环”

创立、整合和宣传西丰特色品牌,激活产品“走出去”和投资“引进来”,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1.积极融入东北亚“外循环”,树立西丰品牌国际形象

利用“一带一路”规划中,东北被定位为“向北开放”窗口的机遇,积极对接东北亚各国。以西丰的生命健康产业为引领,探索与日本、韩国两国在大健康产业的产业链协同合作。积极参与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建设,以鹿产品、柞蚕系列产品等生命健康产品精深加工领域为重点,推动面向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蒙古的产能合作。利用“沈满欧”“沈连欧”中欧班列北线的竞争优势,发挥西丰与沈阳两小时经济圈的联动效应,通过“中欧班列”打通向欧洲伸展的新通道。继续塑造“中国鹿乡”的资源招牌及鹿产业品牌的集聚力、影响力。改变鹿产品分散化生产格局,创立和打造具有西丰特色的统一鹿产业品牌,做大做强鹿产品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推进西丰鹿产业初加工产品贸易集散地向精深加工产品贸易中心转变。重点扶持医疗器械、丝纺、山野菜加工和中药材加工、绿色食品、机械制造等新兴进出口企业。畅通东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树立西丰品牌效应。

2.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新格局,扩大西丰品牌国内影响

打造统一的“西丰品牌”战略,构建西丰的品牌体系。政府主导、强化宣传,提高西丰品牌知名度,树立西丰品牌形象,营造西丰发展的良好氛围。

以品牌吸引投资。塑造西丰特色产业带及品牌产业,吸引和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对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引进规模大、实力强、零污染的高质量项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隐形成本,利用西丰特色产业基础,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已转移国外产业的回流机会,把握双循环下产业链本地化、国内产业梯度转移的趋势,实现西丰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营造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落地西丰,形成西丰经济新的增长点、增长极。

以品牌拉动消费。打造和宣传西丰统一的特产品牌,让特产品牌成为西丰城市品牌的代言人。以推广西丰鹿产品统一品牌为引领,加大鹿文化、野蚕文化、滋补酒文化、绿色农产品文化、生命健康产业文化的包装融合力度,加快品牌商品的整合包装,推动优势产品突破发展,让特色产品走出西丰、走出辽宁、走向全国。挖掘西丰“网红”资源,聘任西丰特产的品牌推广大使,扩大特产品牌的全国影响力。深耕“鹿乡融媒”等知名电商平台,提升西丰特色品牌的全国声誉度。充分利用电商平台促销节日,积极参与天猫“双11”、京东“618”“数码品类日”、拼多多“农货节”、“夕夕节”等线上促销活动,给予一定的促销补贴,实现西丰特产的“全国买、卖全国”。

以品牌带动旅游。打造“生态郡、养生谷、健康城”为主题的康养旅游品牌,策划创办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生态康养旅游节”,整合汇聚生命健康产业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体验定制新业态,引领和带动全域旅游统筹协调发展。提高旅游服务链各环节的质量保障,发挥体验经济对消费的拉动作用,促进康养产业与旅游业的完美结合,实现全域旅游的终极目标。充分利用西丰得天独厚的“凉”、“冷”资源,吸引游客夏季来避暑康养游。发挥辽宁极冬之地的雪期长,雪量大的特点,吸引游客冬季来赏冰踏雪,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

专栏10  打造西丰特色品牌体系

“八大产业品牌”:茅台保健酒、鹿产业、柞蚕产业、中草药材、食用菌、特色水果、有机稻米、绿色山野菜

“四大特色产业带”:柏榆大砬山特色产业带、石人沟观赏景观带、西丰镇绿色产业带、德兴采摘农家院景观带

“七大生态旅游景点”:城子山古城、冰砬山国家森林公园、猴石山公园、铁河水库、天德花果山、聚德湖水库、中和水库

“九大产业旅游景点”:红豆养生谷、小东沟风景区、盛京围场、鹿角博物馆、柞蚕博物馆、鹿文化馆、逐鹿小镇、桃沅旅游度假区、胜利水库度假村

“十大土特产”:鹿副产品、柞蚕丝制品、黑人参、碾盘河大米、德兴油桃、柏榆玫瑰葡萄、天德鸡心果、振兴香菇、西丰山野菜、房木香瓜

“七大美食”:全鹿宴、波戾叶饼、苏耗子、四世同堂、凉泉大鹅、西丰鹿丸和隆熏鸡

 

第七章 注重制度创新 建设治理体系

注重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治理能力。统筹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县城,激发西丰县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

第一节 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转变,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创新行政审批方式,实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建立规范行政审批管理长效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行政问责制度,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建立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县级政府治理体系、政策体系、决策协调体系、监督考评体系和保障体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化解政府性债务,提高风险防控能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加快资源税、环境保护费改税等改革。深化西丰县人事制度改革,科学评估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人员构成数量与编制配比,按照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进一步科学设置人员岗位与职责。完善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实行分类差异化考核。

“十四五”时期主要解决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要求,提出具体保障范围和质量要求,以标准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合理划分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明确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兜底职能,明确权责关系、确保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民、兜住底线、均等享有。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机制,发展多层次、多制式无缝连接的综合交通系统。

盘活西丰县各类亏损企业。要充分释放存量资源红利,加大盘活亏损企业工作推进力度,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全面掌握闲置企业的情况,建立台账、定期更新、动态管理。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采取租赁、分体嫁接、整体收购等多种形式,全力做好嫁接改造,盘活停产半停产企业和停建项目。要抓好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按照市场化原则,坚持一地一策、分类处置,尽快把闲置土地资源转变为现实生产要素。要充分利用开发区(园区)闲置厂房,紧盯企业扩产扩能需要,加快闲置厂房改造升级,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确保早投用早见效。

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出台小微企业精准扶持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投入资金。认真落实小型微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小型微型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按照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推进小型微型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为小型微型企业免费提供管理指导、技能培训、市场开拓、标准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推进小型微型企业信用信息共享,促进小型微型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农村改革发展,有序推动承包地经营流转,积极争取国家扩大宅基地改革试点。到2025年末流转面积达到36万亩,流转比例达到45%。围绕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十四五”期间,合作社每年递增20个,至2025年末达到500个;家庭农场每年递增10个,到2025年末达到170个。以打造三大功能区域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形成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补、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城镇化建设,城区中心乡镇吸纳周边乡镇(合并),不能合并乡镇打造特色乡村。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完善党领导的村民自治,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落实工作责任,健全管理体系,切实解决乡村宗教治理工作中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加强乡村治理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人民获得感、幸福感。

第二节 提高现代城市治理水平

深化城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现代化城市治理水平。

提高城镇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城乡管理规划,推进市政公用资源建设向下延伸,不断改进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镇村人居环境,推动城市与镇村协调发展。推进镇村园林绿化和城乡环卫管理。建立村镇垃圾处理体系,确保村镇生活垃圾清运处置和无害化处理。实施“数字城镇管理”,完善城镇管理数字化信息平台,对城镇管理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实现快速定位和网格化管理,提高城镇管理效率和城镇管理的快速应急能力。通过体制机制改革,逐步实现“全员参与、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将城镇综合管理和服务工作纳入考核体系,对部门和街道履行城市管理职责、社会组织参与市容秩序辅助管理、社区自治、市民自律等情况,建立考核办法。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方式。发挥自治基础作用、法治保障作用、德治引领作用、科技支撑作用。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加强社会治理法治保障,统筹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城乡社会管理体制,构建新型社区和村民自治管理体制。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推进基层管理网络化、基层服务社会化。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最大限度消解社会戾气,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增强安全生产防控能力,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应急平台功能,应急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多部门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加强对危化品、矿山、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排查,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建立全覆盖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加强专兼职队伍建设,加强危化品的专业消防力量建设。加强以公安、消防等为主体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地震、气象应急救援机制,健全防震减灾和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支持引导居民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

推进平安西丰建设。全面提升“平安西丰”创建水平,深化依法治县实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切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大检查督导力度,加强联防联控。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建立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台账,各乡镇(街)及时向县综治办上报案件动态,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积极构建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网格化。把全县全部户籍人口和规模企业、社会组织、中小学校等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加强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强化法治教育,提高法律意识。自觉抵制邪教组织、封建迷信活动,不参赌、不涉毒、不染毒。防止粗暴执法、执法不公的现象发生。认真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相关工作。

第三节 扎实推进人才强县政策

推行人才强县政策,加强专业人才储备。西丰县开展“引进、合作、培育、借智”四大人才战略。

“引进人才战略”,即为:在现有人才引进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扶持体系。为外来人才量身定做人才引进政策,使人才安心于西丰县创业发展。为高层次人才开辟落户、就医、申办企业、职称评审等方面的绿色通道。为其提供免费周转性住房,即人才(专家)公寓。随迁配偶按原身份安排工作和其子女安排择优就学。

“合作人才战略”,即为:对于引进不了的人才,但对西丰产业发展有着巨大潜力的专业人才(专家、教授等),通过项目合作、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形式,使其成为西丰县产业发展的一员,共同为产业科技创新。

“培育人才战略”,即为:在现有西丰县职业高中的基础上,建设西丰县创新人才学院,开展订单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针对农业技术培训的需求,设立农业技术员专业学习班,聘请省内外农业方面的专家教授,集中开展课程授课、技术讲座和专业培训等方式,促进西丰县农业技术普及与升级。

“借智人才战略”,即为:在现有企业销售平台的基础上,借助于省内外发达城市的人才资源优势,成立异地销售团队,利用网络媒体(拼多多、快手、1688、京东和抖音等电商平台以及自媒体平台)开展销售业务。

着力推动大众创业。全力支持创业,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支持大学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等群体自主创业。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充分带动青年就业创业。把创办民营企业作为大众创业主战场,把创建中小微企业作为大众创业的重要模式。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民发展农家乐、旅游民宿、休闲采摘、创意农业、乡村手工艺等富民产业。

第四节 加强法治建设促进和谐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维护公共利益和经济社会秩序。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行政机关参与民事活动,要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制度和机制,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强化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做出重大决策前,要广泛听取、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重大决策要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部门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提高基层执法能力,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结合,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程序意识,严格按程序执法。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人民法院依法实施的监督,拓宽群众监督渠道,高度重视舆论监督。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精心组织实施普法活动,努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建设廉洁政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完善审计制度,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确保项目资金规范使用。加强平台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和资产处置合法合规。要强化公共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审批、实施等全程监管,使每项工程都成为阳光工程、廉洁工程和安全工程。

提高司法公信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落实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推进法院案件受理制度改革。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健全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明确司法机关内部各层级权限,确保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完善对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机制。

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推进依法行政。支持公正司法,保证法官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加强经济法治建设,以法治为手段,引领规范和服务保障经济发展。完善“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法律服务门类,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壮大法律服务队伍,健全法律服务制度。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法治监督体系。

专栏11  制度和治理体系项目

县政府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建设项目、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应急基础信息汇聚融合工程建设项目、“互联网+执法”系统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工程、业务办公楼及2309检察服务中心实体大厅建设项目、西丰县人民法院审判法庭及审判功能用房建设项目、西丰创新人才学院建设项目。

注:制度和治理项目数量8个,总投资3.3718亿元。

 

第八章 推进新型城镇化 促进城乡深度融合

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人文、智慧与生态为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一节 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体系

1.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西丰县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进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向县以下延伸,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以县城主城区为核心、乡镇为支撑、特色镇为节点、农村社区为基础,梯次分明、功能互补的新型城镇发展体系。

2.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注重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培育壮大特色城镇,带动地区发展。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城镇建设、生态文明、民生福祉和社会治理水平,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推进产业特色镇、全域旅游镇和宜居示范镇建设。加快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优先支持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设施等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商业服务设施配套、完善城市功能,人文关怀、绿色生态、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方位提升西丰中心城区综合承载力和现代化水平。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3.坚守城乡发展“三条红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按照生态功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按照保质保量要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以城镇开发建设现状为基础,综合考虑资源承载能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城乡统筹、城镇发展阶段和发展潜力。科学编制详细规划,促进城市工业区、商务区、文教区、生活区、行政区、交通枢纽区科学衔接与混合嵌套,实现城市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违法违规侵占河道、湖面、滩地。完善用地保障政策,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建设用地整理,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以多种方式推进国有企业存量用地盘活利用,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等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有序开展县域乡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村庄空闲地、厂矿废弃地、道路改线废弃地、农业生产与村庄建设复合用地及“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建设用地重点用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第二节 稳步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消除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实施“一元化”户籍管理,全面取消落户限制,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实现城乡居民平等就业。

2.切实保障进城(镇)落户农民利益

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将农民的户籍变动与“三权”脱钩,不以退出“三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提高农民进城落户的积极性。

3.创建人口集聚的政策环境

不断优化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推进完善城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机制。补齐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设施、产业培育设施等方面的短板,支撑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让进城农民工及其家庭真正融入城市,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努力让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现代生活。

第三节 适度合理健康发展房地产

1.适度合理开发房地产,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西丰县要强化房地产业底线约束,严控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严防投机炒房抬价行为、严控城镇建设“房地产化”倾向。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机制。完善城乡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的制定与发布制度,逐步形成与市场价格挂钩动态调整机制。商品房库存保持在合理区间,全面排查梳理问题楼盘,坚决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积极鼓励开发装配式建筑和全装修住宅。加快推进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

2.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推进城市化进程

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有效保障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稳定商品住房供应,大力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推进住房供应主体多元化和住房租赁规模化、专业化,满足市场多样化住房需求。盘活存量住房资源,优化住房市场结构,提高租赁性住房比重。完善教育、商业、医院等便民设施,让城市更宜业宜居,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

3.完善住房保障措施,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以解决市民住房问题为主要出发点,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城镇保障房建设,推进棚户区改造,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居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修补齐全,开展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加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开展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提升行动。到2025年底,全县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50%以上,物业服务满意率提升。

专栏12  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

西丰县城充电桩建设项目、智慧立体停车场建设项目、西丰县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智慧社区系统集成项目、西丰县社会治理智慧化改造项目、西丰县城区绿化美化提升项目。

注:新型城镇化项目数量6个,总投资5.49亿元。

 

第九章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建设生态西丰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秉承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生态西丰。

第一节 巩固生态系统环境质量

加快西丰生态县建设步伐,倾力打造国家级生态县。

深入实施蓝天工程。全面推进治气治霾,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强化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全面排查钢铁、水泥、火电、供热等行业环保设施运行及达标排放情况,对供热企业实施除尘、脱硫、脱硝工程及提标改造,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监督和处罚力度,确保企业稳定达标排放。严控工业堆场扬尘,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严格实施新建耗煤项目燃煤等量替代制度。开展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加强秸秆焚烧管控管理,实行网格化督导制度,确保西丰县境内无火点发生,深入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到 2025 年所有大型煤场、料场全面完成抑尘改造,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100%。

全面推进碧水工程。加强水源地保护建设,确保供水安全。优先保护诚信水库、宝兴水库等优良水体。强化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全力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开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评估。到 2025 年,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严格监管城市生活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确保稳定运行。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控。到2025年,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污水处理厂负荷率达到95%以上。工业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县城污水处理厂污泥安全处置率达到100%。为改善河流水质,确保寇河出界水质达标,按行业划定污染项目禁止建设区域,加强全县重点河流沿岸监管,开展河流治理行动,制定实施“一河一策”达标方案,建立河流生态流量保障机制,控制污染风险。到2025年,地表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确保寇河出界水质全面稳定达到Ⅲ类标准。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加强排污口管控,实现达标排放。对全县14条重点河流开展监测,以监测数据做为评价考核的主要依据。确保河流水质达到政府考核标准。深入落实河长制,完善责任追究与问责机制,实行河湖常态化巡查。进一步加强河湖“清四乱”的专项整治,持续开展河道采砂整治行动。对重点排污企业全面安装在线监控装置。

着力抓好青山工程。以实施青山工程为载体,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开展闭坑矿生态治理、“小开荒”还林还草、退坡地还林还草工程、围栏封育、停蚕还林、绿化空白点补植工作、公路建设破损山体生态治理等生态修复工作。强化城子山、冰砬山旅游资源开发活动的生态保护。严格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监管,监督企业对矿山和取土采石场等资源开发区开展生态恢复,加强生态恢复工程实施成效的检查与监督。全面加强林业资源管护,强力开展打击林业犯罪专项整治。加强队伍建设,狠抓火源管控,严查野外用火,强化隐患排查和火点巡查,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防范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强化粉煤灰和炉渣资源化途径。到2025年,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建立垃圾分类收集与回收网络体系。重视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及运营管理,垃圾场渗滤液的防护措施,对周围大气、地下水、土壤的二次污染问题。加快实施医疗废物无害化集中处置。全面推进全县污泥处置工程,控制西丰县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污水片厂污泥含水率低于60%。加强对危险废物产生企业监管,加强对全县医疗行业危险废物、汽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有效防范环境污染事故。确保“十四五”期间西丰县无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强化重点污染源防治。建立重点污染源,重点污染企业台账,对国控重点污染源、涉重企业每月现场监察,对县重点污染源、环境风险源、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每季度监察。以重点行业企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氮磷排放达标整治为突破口,加强固定污染源氮磷污染防治。依法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推广工业清洁生产,逐步淘汰能耗大、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及工艺设备,强化实施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

完善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以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载体,保护修复乡村生态系统,维护农田原有生境,治理工矿废弃地,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十四五”期间重点项目石人沟河城区段排水防涝工程建成后可大大提升城区排水防涝能力。完善监测网络,通过断面监测,建立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源地生态补偿等工程建设。“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侵蚀沟综合治理工程、诚信水库生态治理污染防治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生态保护和治理项目。加强生态多样性保护。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减少各类开发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破坏。维护西丰县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地质地貌多样性。

第二节 继续推进绿色生产方式

加快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促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模式,推动形成崇尚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社会风尚。

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西丰县生活垃圾处理厂的建设改造,实现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加快西丰县各乡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强化企业资源循环利用、物料闭路循环和能量梯级利用,抓好企业的节能节水节材工作。充分利用粉煤灰、炉灰渣、城市建筑废弃物等作为原料生产新型建材制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终端处置体系,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体系。以种养业结合为基础,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大力倡导低碳旅游和绿色消费。引导企业建立节能节水管理制度。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培育和建设一批高产出、低排放的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提升低碳经济发展水平。鼓励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低碳发展的重大项目采取引导、激励的措施,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采取限制措施。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加大节能执法力度,监督企业的节能减排的实施情况,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遏制化石能源消耗总量的不断增加。倡导低碳出行,鼓励新能源汽车在公路客运、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的应用。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明确绿色产业发展重点,制定绿色产业政策,着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建设绿色产业园区,引导节能环保企业向绿色产业园区聚集。加强对工业“三废”资源的大宗利用,重点推进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建筑垃圾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加强秸秆、废弃木材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西丰县垃圾处理厂的建设改造,加快西丰县各乡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以种养业结合为基础,坚持“减量化投入、清洁化生产、资源化利用”策略,促进农业推广绿色生产方式。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绿色消费,规范引导绿色生活,践行全社会节能减排,力戒奢侈浪费,遏制奢靡之风。管住公款消费,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积极发挥政府的环保职能,构建由政府引导、市场响应、公众参与的绿色生活方式。西丰县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推进生产服务绿色化。从源头防治污染,优化原料投入,依法依规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加强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制度建设,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接受社会监督。重点排污企业要安装使用监测设备并确保正常运行,坚决杜绝治理效果和监测数据造假。公开环境治理信息。整合相关部门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职责、队伍,统一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严格落实“谁污染、谁付费”政策导向,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等机制。按照补偿处理成本并合理盈利原则,完善并落实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到 2025 年,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 95%以上,污水处理厂负荷率达到 95%以上,工业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完善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依据评价结果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建立排污企业黑名单制度,将环境违法企业依法依规纳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将其违法信息记入信用记录,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依法向社会公开。

专栏13  生态治理和生态西丰建设项目

生态环保类:西丰县寇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工程、东辽河西丰段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西丰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西丰县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及危险废物暂存中转项目、环境监管体系及应急能力建设项目、西丰县碾盘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西丰县乡镇卫生院医疗废水处置和医疗废物暂存设施建设项目。

注:生态环保类项目数量7个,总投资10.17亿元。

自然资源类:西丰县红松果材兼用林项目、西丰县国家储备林红豆杉基地建设项目、西丰县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西丰县安民宏运铁矿厂破损山体生态治理工程、西丰县安民镇泉河采石场破损山体生态治理工程、西丰县安民镇万顺采石场破损山体生态治理工程、西丰县营厂鑫丰采石场破损山体生态治理工程、5G+智能地质灾害预警。

注:自然资源(含林业)类项目数量8个,总投资16.71亿元。

第三节 推动生态旅游快速发展

以西丰独特的生态地理、特色产业、特色文化为基础,加速推进重点景区建设,努力形成“一核、两轴、四区、全域”大旅游格局,倾力打造成为中国鹿文化康养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1.生态旅游空间格局

构建“一核引领·两轴联动·四区覆盖”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核:西丰旅游服务核心;

两轴:东西协调发展轴、南北交通连接轴;

四区:东部生命健康养生区、南部森林避暑度假区、西部满清民俗体验区、北部农业观光休闲区。

2.西丰县生态旅游项目体系

张世界级旅游名片:中国鹿乡;两张国家级旅游名片:冰砬山风景区、城子山风景名胜区;七张辽宁级旅游名片:中国野蚕博物馆、小东沟农业旅游观光园、桃沅风景区、天来花果山景区、红豆杉养生谷景区、胜利湖休闲度假庄园和隆福巨田园综合体。五个西丰生态的“特色小镇”:凉泉镇“逐鹿小镇”、更刻镇五塘村“红豆养生小镇”、天德镇“花果山特色小镇” 、郜家店镇神树村“传统中医康养小镇”、振兴镇“香菇小镇”。

3. 西丰县生态旅游发展措施

推进重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子山“十四五”期末完成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升级改造,完成2000米古城墙修复及重点观光路段栈道建设,积极推进观光鹿场、鹿场民俗村、休闲农业观光等配套旅游项目建设;冰砬山按照国家3A景区标准,推进森林观光栈道、休闲区等服务设施建设。按照4A级景区目标,积极推进冰砬山康养旅游度假区的策划、规划相关工作,为冰砬山整体开发奠定良好基础;小东沟文旅开发项目建设完成旅游观光区一海两场十景、休闲度假体验区民俗艺术馆等场馆等;红豆养生谷按照国家3A级风景名胜区标准完成基础设施。完善龙虎山滑雪场服务设施,提升接待能力水平,积极推进温泉项目建设;加速推进胜利湖、中和湖、宝兴湖、房身湖、聚德湖、灵雨生态园按照国家景区标准实施基础设施完善,“十四五”末全部进入国家级景区行列;积极推进解放沟、天来花果山等休闲农业景区打造,争创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依托中国鹿乡品牌、雄厚的鹿产业基础,推出以鹿文化观光为亮点的“皇家围场,逐鹿西丰”特色城市游线路;依托西丰优越的生态环境、茂盛的森林资源,加速打造冰砬山国家森林公园、城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红豆养生谷、小东沟生态公园等,形成以森林休闲观光、避暑养生为主题的森林生态游产品,推出“美丽山城,四季西丰”森林康养游;完善采逸野蚕丝博物馆、世界鹿角珍藏馆、茅台保健酒业文化城、观光鹿场、特产企业和东北土特产品交易中心等场所旅游接待功能,加快品牌商品的整合包装,全力塑造辽宁特产之都形象,推出“鹿鸣天下、锦绣西丰”特产购物游线路;围绕胜利湖、中和湖、房身湖、万和湖、解放沟、灵雨植物园、天来花果山等生态景观区,加速推进民俗村和文化村的打造,形成民俗民宿旅游品牌,推出“绿水田园,康养西丰”乡村康养游线路;加快完善城子山古城、东北抗联抗日游击根据、红色展馆、中国野蚕博物馆文化展示功能,推出以历史研学、生态研学、红色培训等为主题的西丰研学游线路;加速推进龙虎山滑雪场、温泉谷和辽宁极寒之地林海雪原穿越项目,打造冬季旅游品牌线路。

加快推进文旅产业融合。一是整合西丰梅花鹿品牌以及系列设施,打造世界文明的中国鹿乡,建设寇河鹿文化休闲带,组织《逐鹿西丰》实景演出,策划吉鹿宝宝城市吉祥物,营造“路路皆鹿”景城氛围营造;二是融合现有园区内鹿产业加工企业资源,打造多功能产业园区,建立华大基因康养中心、茅台集团酒旅游融合示范基地、神鹿集团工业旅游示范园;三是推动凉泉镇逐鹿小镇、世界鹿角大观园、世界鹿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四是推动鹿堡酒店、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试验培训基地、西丰中医药健康疗养馆、鹿VR科技体验馆、鹿文化研学基地、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五是打造“逃鹿街围场满族风情一条街”,集中展示西丰多元民俗文化、特产和特色美食等,加强完善旅游住宿接待能力。六是在县城建造功能完善的游客集散中心,加快完善西丰旅游公交系统,实现景区通公交全覆盖。

策划好城市节会宣传营销活动。举办城市节会活动对于塑造地方形象、提高知名度,增强信息交流、加大开放程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十四五”期间重点办好以下:中国西丰梅花鹿文化节和世界鹿产业论坛、东北亚丝绸之路野蚕文化节和世界野蚕丝文化论坛、满族莫勒真大会、城子山登山节、西丰(冰砬山)森林旅游节和西丰冬季旅游节,丰富旅游目的地城市营销策略。

推动特色旅游小镇建设。坚持规划先行,立足于“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布局,把资源变成产业,重点打造特色小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借智借力科学编制布局规划。立足于西丰县特色产业、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本着“重本色、创特色”的原则,做强小镇支柱产业,加强优质市场主体的引进和培育,灵活运用各项政策措施,支持市场主体联大靠强、转型升级和提质发展。到2025年,力争将5个小镇打造成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的产业特色小镇。

规范发展自驾游旅游营地建设。针对西丰县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对于有着生态旅游潜力的乡镇,在区域内选择“民风淳朴、景色出众、服务便利”的地点,建设游客自驾游停车、休息与休闲场所,逐步营造生态天然旅游氛围,让自驾游游客“自己选择停车地点、自动形成观景体验、自发网上传播感受”,让自驾游客成为景点的受益者和传播者。生态自驾游旅游营地建设要逐步推进,需要规划宣传、口碑宣传和客流积累。通过做好服务获得自驾游游客的信赖和口碑,形成广泛的社会效应,逐步带动省内外游客来西丰县观光旅游。

专栏14  特色旅游小镇内涵定位

凉泉“逐鹿小镇”——结合凉泉特色产业:梅花鹿、中草药材、绿色水稻、花卉苗木等资源,打造具有“满族逐鹿文化、生态绿色观光”特色小镇。

更刻“红豆养生小镇” —— 结合红豆养生谷农家院、果蔬采摘、温泉度假、红豆杉产品等旅游产业资源,打造具有“乡村休闲美食、健康温泉养生”特色小镇。

天德“花果山特色小镇” ——结合果树、棚菜等资源,打造具有“多类水果采摘、休闲登山赏花”特色小镇。

郜家店“传统中医康养小镇”——结合神树村传统文化及精湛的接骨技法,胜利水库休闲度假,打造具有“正骨治病去痛、康养调理怡情”特色小镇。

振兴“香菇小镇”——结合振兴特色产业:食用菌、中草药材、冰砬山旅游风景区等资源,打造具有“美味香菇采摘、天然林带旅游”特色小镇。

专栏15  生态自驾游旅游营地发展模式

建设生态自驾游旅游营地发展模式分为三个版本。

(1)生态自驾游营地V1.0版本:自驾游营地为游客提供免费简易小型停车场(5-10个车位)、提供免费烧烤摊位服务,同时可以提供烧烤用具出租,由当地农民在旁边提供平价优质牛羊肉、本地土特产、绿色蔬菜水果等农产品销售,既解决了小部分农民当地就业,又促成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宣传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

(2)生态自驾游营地V2.0版本:可在V1.0版本的基础上扩大停车场规模(15-30个车位),对停车场进行简单硬化铺装,在区域内建设旅游休闲观光的亭台设施(包括增加遮阳烧烤摊位,休息石桌凳、土特产售卖长廊,民俗文化宣传展板,乡村特产景点宣传展板等旅游设施),同时完善生态自驾游管理制度,增加营地规范化管理,促进当地农民在营地服务与就业。

(3)生态自驾游营地V3.0版本:可在V2.0版本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此时,由于景区营地旅游氛围的形成,知名度上升,自驾游客源数量稳定增长,可以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后期扩大建设规模,包括进行景点的规划与开发建设,实行现代旅游社会化、公司化管理与运营等,例如建设景区宾馆、游客中心、农家乐饭馆、民宿和乡村大舞台等旅游设施。

专栏16  文化旅游业重点建设项目

智慧旅游平台建设项目、铁岭市西丰县全民健身中心项目、铁岭市西丰县健走步道、铁岭市西丰县登山步道、铁岭市西丰县骑行步道、铁岭市西丰县逃鹿街儿风情一条街、铁岭市西丰县体育公园项目、铁岭市西丰县公共体育场足球场地改造项目、《鹿乡人家》大型音舞诗剧、西丰县抗联纪念馆、西丰县城旅游交通标识系统、西丰县旅游集散服务中心、铁岭市西丰县环寇河带状体育公园、铁岭市西丰县平战两用体育运动训练馆、铁岭市西丰县智能化体育公园、铁岭市西丰县文化馆、铁岭市西丰县图书馆、铁岭市西丰县红色文化艺术馆、杨靖宇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三师城子山根据地遗址保护和展示建设项目、城子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子山古遗址公园、城子山丝路古城文旅综合开发、盛京皇家围场休闲养生运动旅游度假区、冰砬山国家森林公园、冰砬山国际冰雪欢乐谷、大营温泉城、北归雁万亩柞园、解放沟休闲农业沟域旅游开发、西丰全域旅游开发项目、西岔沟农耕渔猎文化旅游观光带、聚德湖湿地公园、西丰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鹿堡酒店。

注:文化旅游类项目数量33个,总投资101.94亿元。

 

第十章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 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坚持与产业布局、城镇发展相协调,构建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第一节 构建现代交通网络体系

围绕西丰县城镇化总体布局,加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完善公路网络骨架、强化周边乡镇互联、深入村屯促进互动”的总体思路,构筑西丰县“一环、三纵、三横”公路网络,形成以县城为中心,辐射沈抚经济圈、辽吉两省交界城市、县域乡镇的放射线路,全面提升县城到中心镇的公路等级,改造提升乡村公路等级,构建现代化高质量的交通路网体系。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农村公路向进村入户倾斜,发展农产品综合运输体系。促进交通建设与农村地区资源开发、产业发展有机融合,适当支持绕城路、旅游路、产业路建设,加快形成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乡村道路的无缝衔接和融合发展。

围绕建设西丰生命健康产业园建设,继续加强西丰县城内道路建设,重点推进环城公路项目建设,着力解决“断头路”问题,推进公路瓶颈路段和拥堵路段建设,完成骨干通道扩容改造,加强连接重要节点、经济区域的公路通道建设。完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出行便捷的客运场站体系。重点推进公交客运站新建项目建设,逐步将农村客运线路实行公交化运营,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的服务品质,基本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对接。合理布局建设城镇停车场,合理规划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十四五”时期,铁路系统做好提速的准备与实施工作,确保铁路运营的安全与高效。

“十四五”期末,实现“一环、三纵、三横”公路网络的干线公路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农村公路实现“屯屯通”建设目标,建立公路养护管理的新体制新机制,形成分级管理、权责清晰、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专栏17  西丰县公路网络构成

西丰县“一环、三横、三纵”公路网络计划包括:一环指西丰县县城市内环城公路;三横指北部柏榆镇至太平村的县级公路、省道301、和隆镇至振兴镇的公路(准县级公路);三纵是指省道103(包括北部集锡线)、郜家店至营场乡(龙家街)的县级公路、吉祥至德林和六安至冰砬山(河源)的县级公路。

第二节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服务功能。合理布局建设城市供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推进实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及配套水厂建设,推进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完善寇河城区段旅游观光带建设,拓展城市园林绿化和生态水系空间。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城市污水设施建设,加快县城河湖连通生态治理、雨污分流改造等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任务。统筹布局农村饮水基础设施建设,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推进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全面夯实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和火灾防控体系。完善县乡镇垃圾处理设施,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提升西丰县城区环卫保洁机械化水平,推动餐厨废弃物资源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着力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着力推进清洁低碳转型,加快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推行天然气、低硫柴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源、电等优质能源以部分替代煤,实现能源供应和消费多元化发展。完善城市燃气配套设施,扩大燃气管网改造面积,推进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换热站节能改造工程、热电管线中继泵站等工程建设。强化能源供应保障和安全生产。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切实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加快推进西丰县冬季清洁取暖等民生工程,大力提升能源服务水平。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和对口支援工作,做好能源项目实施的跟踪和服务,不断促进能源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向农村延伸、向贫困地区延伸。

到2025年,西丰县18个乡镇全部实现自来水供应,全部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西丰县县城内燃气普及率达到90%以上,集中供热率达到80%。

第三节 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完善水利保障体系。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构筑开发合理、配置优化的水资源保障体系。

完善防洪抗旱抗灾减灾体系,科学制定中小河流及县城防洪排涝工程、枢纽工程、防汛抗旱工程措施。全力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节水供水水利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寇河、碾盘河和艾清河等主要河流及其沿河乡镇防洪工程建设,完善防洪排涝减灾体系,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增强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快病险水库、水闸、堤防、险工险段除险加固建设,继续加强易涝地区排涝工程设施的建设、改造工作。做好闸、站、橡胶坝维护和科学调度。加强抗旱应急管理,完成一村一眼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完善水文基础设施与预警系统,加快山洪灾害易发区治理,完善预警预报系统,提高综合防灾能力。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构建水源保障体系。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实施重点涝区、易旱地区治理工程。推进农村河塘整治, 完善灌溉排水体系。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加大水田节水改造力度,减少每亩水田灌溉用水量。推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制度,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继续实施封闭地下水取水工程方案,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管理。加强水资源科学调度和管理,合理调配水资源,在满足生活用水的前提下,优先保障河湖基本生态用水,合理配置生产用水。到2025年末,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80%。

第四节 加强“数字西丰”建设

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切实打造“数字西丰”,推进西丰县智慧城市建设,助力经济转型创新发展。

全面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宽带网络普及提速。推进覆盖城乡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及有线电视网络光纤改造,加速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建设,构建下一代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城市光纤到户、农村光纤到村。积极推进智慧应用,实现城市交通、医疗、社区、城管、气象和便民服务等方面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应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种信息技术,加快智慧社区安居智能化管理。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农业、工业及网络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旅游、食宿、档案等服务业,引领创新发展方式。推动企业上云和工业APP应用,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促进生命健康产业与互联网平台深度对接。加强综合应用试点示范,全面提升工业信息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水平。

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建设。鼓励熟悉政务业务的实力企业参与政府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西丰”大数据服务平台,即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大数据平台和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强化人口、金融、税收、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统计和重点企业的信息系统网络建设,推进社会服务信息化。基于“数字西丰”大数据服务平台,搭建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多元普惠计算设施,打造汇聚城市数据和统筹管理运营的智能城市信息管理中枢,实现公共资源智能化配置。加快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基于“数字西丰”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信息互联互通的平台支撑体系。构建数据融合汇聚的信息共享体系。不断提升信息惠民能力和水平。做到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全面激活大数据在政府治理、民生服务、产业和金融服务等领域的价值。实施“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基于“数字西丰”大数据服务平台,健全“数字卫生”系统,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推进远程挂号、电子收费、数字远程医疗服务、图文体检诊断系统等智慧医疗系统建设,提升医疗和健康服务水平。基于“数字西丰”大数据服务平台,建成观测智能、预报精准、服务开放、管理科学的智慧气象服务平台,为决策、生产、民生提供精细化、专业化的气象服务。

加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重点建设冷链物流园项目,坚持政府主导,与铁路、邮政等部门协同配合,实现全县物流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网络化运营。打造西丰县交通与物流信息交互平台。推进交通信息的充分共享、公路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控及动态管理,全面提升监控力度和智能化管理水平,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畅通。基于西丰县交通与物流信息交互平台,优化货运枢纽集散功能,加快快递服务园区建设,在机关、高校、高档住宅小区推行智能快件箱等快递服务设施,实现物流系统、网运系统互联互通。打造集疏高效的物流园区,推动交通运输与快递业务的融合发展,有效解决寄递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基于西丰县交通与物流信息交互平台,建设行政执法跟踪监控平台,推动综合执法网络监控,加强重点街道远程监督与管理。加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心局、邮政网点和村邮站(便民服务站)三级邮政网络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利用通信网络和GPS卫星定位系统,建立西丰县营运影像监控管理平台,实现对全县客运车辆、出租车的实时定位、营运调度、遇险报警等管理功能,提升客运行业的科技化管理能力和数字化、信息化服务水平。

专栏18  “数字西丰”建设平台构成

“数字西丰”大数据服务平台,平台构成包括: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民生监督大数据平台、自媒体平台、行政审批信息化平台、公共服务大数据平台、工业产业信息服务、“平安西丰”安全监控信息平台、“数字医疗卫生”系统、数字教育、数字社保、智慧气象服务平台、公安大数据平台、8890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居民信息服务平台等。

西丰县交通与物流信息交互平台,平台构成包括:利用通信网络和GPS卫星定位系统,建立西丰县营运影像监控管理平台、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平台、农产品物流跟踪大数据平台、行政执法跟踪监控平台、公交车运营大数据平台和出租车服务大数据平台等。

专栏19  统筹协调发展重点建设项目

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铁岭市西丰县城区停车场新建工程、西丰县货车停车场建设项目、西丰县城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西丰县市政基础设施(供热工程)建设项目、西丰县市政基础设施(供水工程)建设项目、西丰县市政基础设施(排水工程)建设项目、西丰县菜市街公铁立交桥建设项目、西丰县东城街公铁立交桥建设项目、西丰县大通街公铁立交桥建设项目、西丰县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建设项目、西丰县市政道路(三行系统)建设项目、西丰县城区综合管廊项目、西丰城区电网架空入地项目、西丰县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西丰县石人沟河城区段排水防涝工程、西丰县寇河水质提升工程项目、西丰县诚信水库上游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西丰县乡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西丰县污水处理厂三期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西丰县郜家店镇、振兴镇、安民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西丰县中敖及周边污水管网建设项目、西丰县城市公园项目、西丰县净水厂水质(提标改造)深度处理工程、西丰县东北沟城中村棚户区改造、西丰县西北沟城中村棚户区改造、西丰县盐业南侧城中村棚户区改造、西丰县细木板地段城中村棚户区改造、西丰县顺城路北侧城中村棚户区改造、西丰县北山公园建设项目、西丰县寇河南岸花果山公园项目、西丰县镇内城区硬覆盖工程、西丰县城区北山绕山路、西丰县综合管廊工程(二期)、西丰县城区和园区道路维修改造工程、西丰县站前广场工程(包括人防工程)、西丰县劳动广场、西丰县过街天桥、西丰县六安路西段道路拓宽改造工程、西丰县东西北沟居民雨污分流工程、西丰县城区路灯改造、西丰县65㎞DN500管线安装工程、西丰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场补齐短板完善设施项目、西丰县城区周边乡镇垃圾收集转运一体化管理、西丰县城区环保型旅游公厕项目、西丰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西丰县乡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补齐短板完善设施项目、西丰县生活垃圾治理设施建设项目、西丰县城乡基础设施提升项目、西丰县特色夜市项目、西丰县广告牌匾改造项目。

注:城建类项目数量50个,总投资117.08亿元。

现代水利体系工程:西丰县自来水改造及配套工程、西丰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西丰县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及综合整治工程、诚信水库清淤及水源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西丰县辽河流域生态修复及水土保持工程、西丰县水旱灾害防治智慧平台工程、西丰县微小河流治理工程、西丰县城区橡胶坝清淤工程、寇河水系连通及综合整治工程、碾盘河水系连通及综合整治工程、西丰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西丰县农村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清淤疏浚及环境治理工程、西丰县诚信灌区续建及配套改造工程、东辽河水系连通及综合整治工程、西丰县小妞河带状湿地工程、智慧河长系统集成项目。

注:水利工程类项目16个,总投资100.78亿元。

交通重点工程:西丰县公交客运枢纽站项目、西丰县环城公路建设工程、农村公路工程项目农村公路“路田分离、路宅分离”工程、平桓线改扩建工程、东张线改扩建工程(西段)、东张线改扩建工程(东段)、平清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西丰县通用航空机场。

注:交通类项目数量9个,总投资177.3亿元。

园区基础设施类:淮安产业园工业地产项目、西丰县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西丰县生命健康产业园区“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西丰县经济开发区郜家店拓展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西丰县经济开发区郜家店拓展区河道治理工程、西丰县生命健康产业园规划扩展工程、西丰县经济开发区安民辅助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注:园区基础设施类项目数量7个,总投资98.2亿元。

数字西丰建设项目:西丰县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西丰县警务云平台建设项目、信访云视频平台建设项目、智慧党建平台建设项目。

注:数字西丰建设项目数量4个,总投资1.024亿元。

 

第十一章 深入开展民生工程 促进民安民惠民富

实施民生工程,让美丽富庶文明快乐新西丰的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县人民,让全县人民生活得更有保障、更有尊严、更有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一节 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

强化勤劳致富导向,采取扶志扶智的帮扶措施,引导监测对象通过生产和就业脱贫致富,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

1.健全监测预警机制

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坚持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

2.强化主导产业扶贫

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确定扶贫主导产业,加强和巩固现有产业的发展规模,以产业带动贫困户的积极性,大力发展多元化农业产业。同时充分利用扶贫资金及扶贫小额信贷,大力发展“五小”产业,推进庭院经济,激发农民内生动力,让更多的农户参与进去,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提升产业扶贫技术支撑保障水平。继续面向贫困地区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大力培育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

3.完善农民负担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鼓励和引导农民采取转包、转让、互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快土地流转,发展适度的种养规模经营。积极培育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第二节 完善城乡创业就业政策

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创业作为就业之源,以统筹城乡就业为目标,健全城乡一体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就业。

1.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切实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优先目标,贯彻实施“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就业方针,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扩大就业容量,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着力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2.完善落实创业就业政策体系

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形成创业培训、创业政策、创业孵化、创业服务四位一体的工作新格局。加强公共就业培训服务载体和能力建设,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完善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和培训补贴制度。促进失业人员就业,改善就业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为失业人员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对贫困人员加大技术扶贫力度,改善其求生技能促进就业,同时解决企业招工用工难的困境。

第三节 继续完善社保服务体系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制度衔接有序、管理服务高效便捷的社会保障体系。

1.健全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以增加社保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持续提升医疗保障及水平能力。稳步提高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待遇水平。切实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到2025年,西丰县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2.加强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平台建设。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险经办服务能力建设,坚持管理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实现城乡居民共享均等公共服务。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大集中建设,统一发行社会保障卡,着力提高社会保障卡应用水平。积极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

第四节 全面提高城乡教育质量

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教育现代化。

1. 大力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

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补齐短板,找准缺口,提升软件建设,加快学校内涵建设;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协调、高质量发展,做实做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2.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依法落实税收优惠、财政奖补等政策,吸引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衔接、互相贯通、多元立交的培养机制。依托西丰职业高中建立西丰创新人才学院,引进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企业联合培养(订单委培)的方式,为企业现有职工或者新招聘职工提供高中(中职)升大专、大专升本科的教育服务,根据企业需要制定培养专业和选修课程,为企业培养急需适用人才。培养造就一批懂科技、善经营、会融资的新型企业家,为工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经纪人、农业技术员)培养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

第五节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基本原则,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卫生基础

以方便人民群众就医和生产生活,优化人居环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公平可及、群众受益,统筹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食品供应、监督体制综合改革,实现医疗、医保、医药联动,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实行分级诊疗,构建覆盖生命周期、内涵丰富、布局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使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进一步加大县级医疗卫生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十四五”期间,重点完成县第一医院门诊楼建设项目,完成和隆卫生院的新建项目和兴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新建项目。

2.全面推进“大病不出县”行动计划,提高县域医疗服务水平

增加医疗资金投入,提高城乡社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建设紧密、整合型县域医共体为切入点,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构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县乡一体、以乡带村、信息互通的“县强、乡活、村稳、信息通”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县级医院与医联体内牵头医院建立远程会诊、远程心电等远程医疗网络体系,实现有序的“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急慢分治”的诊疗格局,在全县城乡开展网上挂号、预约诊疗等服务。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结构,科学设计编制数量,合理配置专业医生数量,有效解决专业医生不足的问题。通过网络传输基层卫生院的DR检查片及心电图检查资料,由省级专家通过会诊,给出确切的诊断意见。进一步完善构建医联体、医共体工作机制,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优势,为西丰县城乡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3.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疾控体系建设

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条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优化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结构配置。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加强重点疾病的监测和防控,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强化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健全疾病预防机构与城乡社区的联动机制。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完善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强化基层疾控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卫生人才培养、使用与管理等环节,加快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结合西丰县实际,制定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引进规划,公开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补齐“人才短板”,以创新型卫生管理人才为重点,营造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卫生人才队伍。

第六节 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大对少数民族乡镇村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夯实物质基础,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支持民族乡(镇)村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民族交流交融。加快体育强县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做好群众文化基础建设工作。继续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抓好重大文化工程建设,注重群众文化文艺队伍组织建设。组织开展好常规性的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好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活动,充分发挥好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开展非遗项目等传统文化展示展演和传承活动,创建“乡土西丰”文化品牌。全面提高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等数字文化工程建设。加强文化执法工作,开展西丰县文化市场扫黄打非五大专项行动。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利用力度。

2.全面加快体育强县建设

加强体育基础设施的规划管理。完善体育社团、协会组织体系,加强对各个单项协会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工作。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继续高质量完成每年一次的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力度,完善群众体育法规体系,以各种形式向社会宣传体育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四年一届的“西丰县第十届全民运动会”。不断完善体育市场监管体系。推进体育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规范西丰县体育运动项目经营单位管理,积极做好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工作。加大体育安全生产检查力度,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抓好青少年体育训练工作,进一步扩大业余体校招生规模,使西丰县的竞技体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专栏20  社会民生重点建设项目

民政服务项目:铁岭市西丰县殡仪馆火化炉更新改造、铁岭市西丰县郜家店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扩建殡仪馆骨灰寄存室、西丰县公益性公墓扩建、西丰县老年活动中心、殡仪馆建设项目、郜家店医养结合养老项目、振兴医养结合养老项目、公益性公墓、和隆中心敬老院升级改造、西丰镇中心敬老院升级改造、西丰县福利中心升级改造。

注:民政类项目数量12个,总投资5.52亿元。

教育事业项目:西丰县职专新校区建设项目、铁岭市西丰县第二高级中学新建活动用房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铁岭市西丰县高级中学女生宿舍楼新建项目、铁岭市西丰县高级中学校舍改建项目、铁岭市西丰县东方红小学校舍改建项目、铁岭市西丰县第一中学校舍改建项目、铁岭市西丰县鸿志小学等4所学校卫生厕所改扩建项目、铁岭市西丰县天德镇中心幼儿园教学楼、铁岭市西丰县晨光小区幼儿园项目、西丰县中小学一线教师5G网络教学办公电脑项目、5G网络教学运行平台建设项目、西丰县36所中小学校5G网络录播教室建设项目、西丰县25所农村中小学校“煤改电”取暖改造项目、西丰县义务教育中小学食堂标准化改造项目、西丰县金星乡中心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西丰县鸿志小学分校校舍维修改造项目、西丰县7所义务教育学校实验室设施提标项目、西丰县8所义务教育学校辅助用房改扩建项目、西丰县中小学食材生产、加工配送中心、西丰县中小学综合实践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西丰县高级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西丰职专农学培训基地建设项目、西丰县驾驶员培训学校建设项目、西丰县22所中小学校舍消防设施改造项目、西丰县29所中小学体育馆建设项目、西丰县29所中小学塑胶跑道及草坪足球场建设项目、西丰县第二幼儿园建设项目。

注:教育类项目数量27个,总投资14.2亿元。

医疗卫生项目:西丰县第一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西丰县第一医院门诊综合楼、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西丰县智慧医疗城乡一体化融合平台项目、西丰县中医药健康疗养馆项目、5G+西丰医疗健康服务平台项目、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乡镇卫生院新建改造升级建设项目。

注:医疗卫生类项目数量7个,总投资3.63亿元。

第十二章 强化保障机制 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本《规划纲要》经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将作为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需要县委县政府不断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规划落实。

第一节 完善规划制度责任保落实

健全规划实施制度,增强规划确保落实到位。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工作机制,成立《规划纲要》实施领导小组,重点解决《规划纲要》实施过程中的协调、协作和配合工作。加强规划实施和管理的制度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财政预算计划要按照《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年度目标、工作指标和推进措施。分解《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明确牵头单位和工作责任,加大绩效考核力度。总体规划由政府规划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总体规划由县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实施,专项规划由规划主管部门监督实施。依据规划中提出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点建设项目,在县级领导干部、主管部门、相关部门中落实目标责任制。

第二节 加强政策项目配套保执行

加强政策项目配套,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加强政策引导、项目支撑和资金统筹,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推进机制,完善与规划相配套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规划有效执行。全面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并紧紧抓住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形势的利好因素,结合西丰县本地实际,研究和提出对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应对策略。注重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衔接配合,密切联系宏观环境变化和发展实际。

加强对重点项目工程坚持规划先行。围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好前期论证、可研分析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项目稳步开展的执行机制,切实提高项目建设的管理水平,增强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进集约建设,强化科学管理,提高重大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

深化财政改革,统筹财政资金使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带动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政府投资结构,优先安排涉及民生、公共服务和城乡一体化等领域的财政支出和项目投入。提高规范使用财政资金的透明度,提高政府投资的引导力和带动力。

第三节 开展规划监督评价保成效

开展规划实施监督评估,确保规划达到成效。开展《规划纲要》实施的监督和评估,强化动态管理,努力提高规划实施的效果。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十四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总体规划由县政府组织评估,重点专项规划和行业(部门)规划由规划主管部门组织评估,并依据形势变化和规划实施进度进行必要的修订,报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后实施。创新评估方式,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评估,增强《规划纲要》评估的准确性和广泛性。广泛动员社会监督。加强规划宣传,让更多的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形成共同参与规划实施和依照规划办事的良好氛围。

名词注释

1三大功能区:指南部特色产业示范区、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工业集聚区。

2村社合一:村委会与经济合作社一套班子村书记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3五项工程:工业企业提升工程、项目工程、并购工程、产业集群工程和节能与淘汰落后工程

4三上门:指为企业上门送政策,上门送服务,上门解难题。

5促保贷:指借助政府机构组织增信,通过发放促保金贷款搭建的政、企、银三方业务合作平台。

6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

7河长制:指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8五化:指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能源化。

9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101+3+4扶贫工作模式:“1”指健全完善一套工作体系,建立责任体系、督查体系、督战体系、资金保障体系、预防新致贫和防止返贫体系、“正向激励、反向问责”奖惩体系。“3”指三个全覆盖,实现了产业扶贫、行业扶贫、驻村结对帮扶全覆盖。“4”指创新四个工作载体,即“三卡”工程、农村创业人才培育工程、“脱贫路上党旗飘”微信平台、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

11、三卡工程:指扶贫卡、健康卡、诚信卡。

12、三带一富:指百生带百人、百师带百品、百计带百队、百企富百村。

13、防贫保:为了防止处于贫困边缘的农村低收入家庭和稳定脱贫不再享受扶贫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陷入贫困而专门设立的保险

14、全面薄改: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15、医联体: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

16、六统一:指统一覆盖范围、统一筹资政策统一保障待遇统一医保目录统一定点管理统一基金管理

17、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18、五位一体: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19、四个短板:东北振兴面临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开放合作、思想观念四个短板。

20、六项重点工作:指一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二是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三是科学统筹精准施策,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四是更好支持生态建设和粮食生产,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五是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六是更加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

21、四个全面: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2、四个意识: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3、两个维护:指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4、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5、双循环: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6、一轴两带一区:一轴指102国道沿线高质量发展轴;两带指辽河流域生态文明创新示范带、东部绿色经济带;一区指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27、以奖代补:将行政专项经费中的一部分和奖励经费统筹管理,以奖励的方式进行分配的一种办法。

28、三位一体:指企业家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

29、多规合一:指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30、百人帮百企:由100名机关干部联系挂点100户企业

31、双随机、一公开: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32、债转股:指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把原来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股权、产权关系。

33、九通一平:“九通”指通市政道路、雨水、污水、自来水、天然气、电力、电信、热力及有线电视管线;“一平”指土地自然地貌平整。

34、僵尸企业:指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主要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维持经营的企业

35、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36、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

37、产学研合作: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

38、闭坑矿:煤矿、铁矿等矿山不开采了, 坑道不再属于开采的范围

39、商事制度改革: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取消了原有对公司注册资本、出资方式、出资额、出资时间等硬性规定,取消了经营范围的登记和审批,从以往的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轻审批重监管”。

40、政银担: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机构,包括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三方合作,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41、五大领域:深化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5个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42、营改增: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

43、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44、飞地经济: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双方政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飞出地”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工业园区。

45、内陆无水港:设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铁路、公路交汇处,便于货物装卸、暂存的车站,是依照有关国际运输法规、条约和惯例设立对外开放的国际商港。

46、六保六稳:六保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稳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47、一岗双责:一岗”指一个领导干部的职务所对应的岗位;双责”指一个领导干部既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具体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负责。

48、一元化户籍管理:居民正式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登记为居民家庭户”。

49、清四乱:指乱占、乱采、乱堆、乱建。

50、工业三废: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

51、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52、雨污分流: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

53、两山论:指既要绿水青山,有要金山银山。

54、五小产业:指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

政策参考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

[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

[3]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

[4]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

[5]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

[6]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

[7] 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

[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

查激励的通报》

[9] 国务院《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的通知》

[10] 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

[11] 农业农村部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

[12]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14] 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0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

[15]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

[1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

[17]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通知

[18]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19]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抓好大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通知

[20] 农业农村部关于报送《人大重点督办建议“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建议”办理工作报告》的函

[21]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2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23] 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

[2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2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

[26]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

[2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

[2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

[29]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

[30]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32]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

[3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

[3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

[35]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36]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

[37]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

[3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

[39]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

[40]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4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西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