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的多彩记忆与纯净情怀

来源: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11日

 

知青的多彩记忆与纯净情怀

               -----作家孟翔勇小说里的西丰印迹

李建厚

“知青”,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简称;何谓“上山下乡”?就是40多年前,毛主席提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据统计,那个时代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多达1700万,至少是1600万。(关于这个数字,我们不去计较,目前统计的依据尚有不同说法)。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以千万计的群体里,最小的知识青年,现在也早已成为了花甲的老人;许多老者已逝矣!

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时光。每一个知青,至少牵动着一个家庭的心,那1700万个知青呢?每一个知青,都有一段常人无法想象的人生际遇,那1700万个知青呢?

这是一缕无法割舍的记忆。40多年过去了。人生有几个40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我们不去评判,未来会对历史负责。记忆,是永恒的,但有多少记忆已经被岁月淹没?又有多少记忆行将淹没?

作家孟翔勇在他40多年的魂牵梦绕的知青岁月记忆里,撷取记忆的断片,淘沥记忆的金沙,编织记忆的经纬,用他曾亲历知青生活的茧手,为我们搅动起知青岁月记忆的涟漪……

我看到的作家孟翔勇创作的以知青为题材的小说有两部,一是《地主的女儿》,另一是《空中花园》。

孟翔勇在他的知青小说《空中花园》的前言中写到:“ 1970829 日,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那一天,我和大家一起坐着‘大解放’卡车到西丰县凉泉公社‘五七干校’插队。我至今还记得松木杆搭起的大彩门上那让我们心潮澎湃的对联:城子山上炼红心,碾盘河盘扎忠根。横批是:大有作为”。

1970829日”、“大解放卡车”、“西丰县凉泉公社五七干校”、“松木杆”、“大彩门”、“对联”……这历历在目的一切,就是他对知青岁月“终身难忘”记忆的印证!

“回城以后,因为在宣传部工作,渐渐走近作家队伍。当年,很多同我一起上山的知青战友在得知我成为作家以后,一直怂恿我把那段难忘的岁月写出来”。由于某种原因,他曾一度犹豫过。但是,“有一天,我偶遇我曾经暗恋过的女孩,她满脸的核桃皮,两条腿已呈罗圈状,裆下可以钻过一条狗了。那一刻,我感慨万千,真正体验到岁月是个无情的巫婆。那一刻,我决定要把我们共同的岁月写出来,让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梦想,永远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直到离开这个世界”……这就是他以花甲之年连续创作出两部知青小说的无限情感源泉和巨大的动力支撑!

说知青的历史,是一部史诗,绝不为过。即使是专门研究知青历史的学者,恐怕历尽穷年,也会留下太多太多的遗憾!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事,那么多的经历,况且,在这个绝无仅有的经历过程中,有太多太多的痛苦和牺牲,而由这些太多太多的痛苦和牺牲所激起的情感和理性的巨大碰撞与交融更是太多太多!--------这,无疑是对作家的一种考验!作家孟翔勇显然是面对考验而经深思熟虑后作出的抉择的-------他没有拘圉于理论的说教----------这是理论家的事情,他塑造的是有血有肉血肉丰满的鲜活人物,他讲述的是荡气回肠笑中含泪的曲折故事!历史,就在这些人物和故事的铺陈过程中,逐渐变得清晰,直至立体起来------由是,他的写作目光聚焦在了知青的“当年”和“当下”!

《地主的女儿》围绕女主人公蒋苦菊的命运线索,以知青年代为时间节点,跨越时空,通过那、刘、金等家族间几代人的爱恨情仇,穿插知青生活岁月里的乡情、亲情、友情、爱情的讲述,勾勒出了一幅知青岁月全景式的活生生画卷,是当年知青真实生活的再现。

《空中花园》则是以当今老知青返乡创业的视角切入,以老知青们对当年战友“小羊羔”的怀念与纪念为主线,再现当年知青苦辣酸甜悲欢离合的峥嵘岁月,而浓墨重彩讲述的是把对昔日知青战友的情感化成了当下返乡励志创业的原动力,是当年知青战友情感的延续,更是当下知青战友情感的升华,可谓是流金岁月里的青春的再度激情迸发!

《地主的女儿》和《空中花园》,只是那个时代知青生活的一个缩影。但作者用心用情用爱,以一种历史的担当,向我们展示的是知青岁月多彩的记忆,表达的是对知青纯净情怀的敬意!

(作者系西丰县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