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丰县教育局体育工作报告

来源:西丰县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1日

2024西丰县教育局体育工作报告

  一、基本情况

  1.学生基本情况

  普通小学生6578其中普通初中4171,九年一贯336人,高中3865中职423

  2.学校基本情况

  普通小16,村小教学点3初级中学11所,九年一贯制3所,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

  3.教师基本情况

  全县专职体育教师103兼职体育教师32人。其中高中专职体育教师22初中专职体育教师28人,兼职体育教师15人,小学专职体育教师47兼职体育教师14,九年一贯学校专职体育教师4兼职体育教师2,中职专职体育教师2人,兼职体育教师1

  二、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情况

  (一)学校体育课开课率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及市教育局关于统一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

  (二)教学实施总体情况 

  1.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切实抓好体育教学工作学习落实“课标”的教育理念,改革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在每年的体卫艺工作会议上都要求各校做到学期有计划有总结;活动有分工,有措施;成绩有纪录;资料有积累。分管领导定期检查,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条件,认真备好课,做到备课、备人、备场地,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抓好学生的体育常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有机地结合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学校领导定期和随机检查教案,随时进行听课和评课。

  2.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反思,努力钻研,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准确地理解“课标”精神,恰当地选用合适的教法和学法,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和“放羊式”教学,同时要求体育教师因地制宜上好每堂体育课。

  3.树立课外活动是课内体育教学的延伸的教学观念,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是体育课教学工作的实效的检验。只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才能更好地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促进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求各校体育教师只要是学校开展的竞赛活动和课外活动,都要做好方案和计划,对学生加以指导,在整个活动中起到组织者的作用。这样既推动了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的开展,反过来又促使学生认识体育课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三)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

  1.我县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学校体育活动建设的开展,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同时把体育活动与促进和谐校园等紧密结合,培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2.①要求各校组建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②将阳光活动建设落实到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中,并提到校行政议事日程。③要结合实际,检查督促,研究解决体育活动开展中的实际问题。比如体育运动会的举行、每学期体育工作的思路等学校都召开专门的会议共同商议。

  3.要求各校体育活动建设的教育经费能保证阳光体育运动建设的正常运行,有改善工作的具体措施和计划,将体育教师培训纳入计划。每年组织体育专职、兼职教师参加区、市、县各级各类业务培训。同时要求各校建立体育校本教研小组,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教研活动。

  4.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每周定时定点上课,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中心小学及初级中学以上90%的学生参加每周的体育艺术2+1活动;90%的学生参加每天的大课间活动。通过体育教学,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四)学校经费投入情况

  各校要将保障体育经费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采取分级管理、分类推进的办法,保障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各项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五)教学条件改善情况

  我县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合理使用体育经费,满足教学和竞赛工作的需要。重视场地器材建设,根据教育部去年印发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逐步配齐体育器材设施,并切实落实体育室器材出借登记、管理制度。对没有条件扩展场地的学校进行场地升级改造,配足器材。

  (六)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1.我县专职体育教师严重匮乏。今年通过特岗教师招聘,补充了9名年轻的体育专业教师。

  2.定期开展体育教师培训。我局体卫艺股每学年定期开展体育教师培训工作,春、秋季学期各一次。

  3.支教、走教下乡。要求县直中小学体育教师每年都有人到乡镇学校支教;各中心校专职体育教师必须在本校至少上一节体育公开课

  (七)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1.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使100%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上,要求每位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测试成绩记入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素质报告书,建立通报制度,各校定期通报各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情况和测试结果。

  2.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登记工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为顺利完成学年度体育《标准》测试工作,提高我县体育《标准》成绩,我局体卫艺股在秋季学期体卫艺工作会议上要求各校制定学校《健康标准》达标计划,要求各班级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工作,经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共同组织实施,积极发动全体学生踊跃参加体育锻炼,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活动。本学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正在顺利进行,预计90﹪的学生达到合格标准,上报成功率100%

  三、存在主要问题

  1.现有学校的场地设施和教师配备严重不能满足学校体育开展活动的需求。

  2.有些学校没有能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足体育课。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上报工作还不能高标质按时完成任务。

  4.学校还没能重视开展各项体育运动、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1.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加强体育基础设备设施器材建设。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和设备积极有效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

  2.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3.加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上报工作进度。

  4.加强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全面铺开学校大课间活动。

  5.争取更多的新鲜的血液补充到体育教师队伍中来。

  6.争取得到上一级部门的大力支持。

  7.加强每年的中考体育考试工作,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确保公开、公正、公平、安全。

形状1